•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理性看待近年中国TFTLCD投资热潮
发布时间:2009-08-05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415 分享到:

随着国家行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各地上马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新闻也不断见诸于报端,目前LED和LCD是光电产业中投资比重最大,最火热的板块,但是液晶面板动不动就好几十亿的投资,是否考虑风险呢?
目前中国新工厂建设计划归纳如下。

(1)建设计划基本敲定的共有6条生产线,分别是深超光电(深圳)第5代生产线、天马(成都)第4.5代生产线、天马(武汉)第4.5代生产线、京东方(成都)第4.5代生产线、京东方(合肥)第6代生产线、京东方(北京)第8代生产线。

(2)夏普龟山工厂第6代生产线的移设事宜虽与SVA(上海)、彩虹(张家港)、TCL(深圳)进行过交涉,但未能达成一致,目前正在与熊猫电子(南京)进行谈判。

(3)陷入经营危机的SVA(上海)的生产线计划关闭或出售。

(4)台湾及韩国厂商也将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奇美电子计划将第8代生产线移至佛山,龙腾光电(昆山)计划在友达光电的支持下建设第7.5代生产线或第8代生产线,另外,韩国LG显示器和韩国三星电子也计划建设第8代生产线,但尚未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情况还未能敲定。

快速增长的全球平板电视市场引发了国内新一轮面板投资热潮。在液晶方面,京东方、彩虹、龙腾光电等企业正在筹划或建设6到8代生产线,总投资金额达千亿元。在等离子方面,长虹一期项目量产后正在追加投资二期项目。从目前一些面板企业运行中出现的巨大亏损看,笔者认为,国家应统一规划,引导彩电产业面板投资,尤其是引导国内企业解决核心技术和产业配套问题,否则高达千亿的投资就成了“打水漂”。 
据统计,我国每年进口彩电用液晶模组和等离子模组超过100亿美元,相当于进口150架波音737客机,超过我国一年飞机进口总量。这意味着,在平板电视时代到来之际,由于上游面板资源的缺失,以传统CRT彩电创造出的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彩电业,正面临着由“中国制造”沦为“中国组装”的危险。而要重塑彩电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就必须突破产业核心环节,也就是要必须自主造屏。 

从当前彩电面板产业的格局来看,我国已经大幅落后于韩国和日本。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彩电业的惟一发展之路就是在政府的支持下获取关键技术,并且让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打破有利于强者的市场机制造成的壁垒,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 

从当前我国的面板产业来看,液晶和等离子在技术研发、生产线引进以及产业链三个方面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亟待国家进行统一规划和引导。中国企业进军面板产业时首先要解决技术问题,从已经投产的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光电三家液晶面板企业的技术来源来看,上广电基本走的是全盘引进技术的路线,其技术和专利全部从日本引进,自己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长虹通过国内整合和海外并购,围绕新型等离子显示屏掌握了约600项专利技术,其中绝大部分为发明专利,已经走出了一条技术自主创新的道路。 

对我国彩电产业发展来说,等离子屏项目就像一个“灶台”,将中国也包括国外的等离子技术资源、人才等都装进去,通过相互作用进行自主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不是“灶台”上的每个部件,而是搭建“灶台”的设计能力和对核心部件的控制。有了这样一个“灶台”之后,不仅能加速中国平板电视技术的产业化进程,而且还能够蓄积彩电核心部件的开发和设计能力,为今后产品的升级换代打下了基础。 

随着全球面板产业竞争的加剧,该产业更像一个“时间产业”,越早在高世代生产线投产,盈利空间也就越大,而低世代生产线技术贬值速度很快,高世代线的投产加快了低世代线“投产即亏损”的速度。笔者非常担心,当中国企业正在筹建6-8代生产线,并在2011年投产时,日韩企业规划的10代、11代生产线早已实现量产,中国面板企业又将陷入“投产即落后”的困局。 

面板生产线世代的高低反映了继续投资潜力的高低,国家应该对此进行统一规划,而不是国外企业卖什么我们就买什么,背上沉重的包袱。 

引进生产线只是面板产业的第一步,如果上游材料、设备等无法实现配套,面板企业也只是停留在来料加工的组装阶段。中国的合资液晶面板企业引进生产线后,相当于花高价买了个“高级加工厂”,与输出方建立了个管道,通过这个管道要不断向输出方采购原材料。而在等离子面板产业链上,目前以新型等离子显示屏为核心,开始实现原材料、元器件国产化,工艺设备国产化,基础技术研究本土化,形成了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平台,推动了我国彩电产业链位置的上升。 

对比日韩在平板电视产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平板电视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提供长周期的战略协调管理、资金、税收等政策支持,企业来具体实现研发和生产,共同实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需要政府对产业中发展较快、具备较强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一到两家企业进行扶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面板企业。否则,中国面板企业的巨额投资既换不来技术,也失去了市场,成为外资企业的“加工车间”,中国彩电企业多年来积累的市场、技术、品牌等优势都将付诸东流。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尖端装备集结!世界雷达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5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雷达行业协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5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诸多雷达....

05-19

第20届光博会点亮“世界光谷”,参展人次6.9万,再创

光联万物、智引未来,5月17日,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圆满闭幕。....

05-19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