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追光四年已初步形成光子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25-07-09   来源:网络搜集   阅读次数:100 分享到:
2021年,陕西实施“追光计划”,光子产业成为该省最具潜力的新领域、新赛道之一。作为中国国内首个布局发展光子产业的省份,陕西光子产业总产值由2021年的150亿元(人民币,下同)提升到2024年的365亿元,该省已初步形成“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光子产业集群。
“追光计划”是陕西省以补链、强链为抓手,依托光子技术与人才优势,聚焦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材料与芯片、光子传感三大重点领域,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光子产业全产业链集聚发展,形成陕西光子产业发展全生态体系,打造全球光子技术原始创新高地、国家光子产业发展主阵地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光子产业生态高地。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的发展轨迹是陕西科技创新的典型样本。这家1962年为“两弹一星”工程而生的研究所,曾用高速摄像机记录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全过程,此后又参与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国家级项目——从航天员太空挥舞五星红旗的直播画面,到月球上五星红旗展开的瞬间,其光学设备始终扮演关键角色。
而更令人瞩目的是其“拆围墙”的勇气。“中国科学院的科研经费来自纳税人,理应向社会开放。”曹慧涛介绍,通过“星光模式”改革,研究所打破封闭格局,让科研资源服务全社会。2007年启动成果转化改革,2012年成立西科控股开始专业化运作,2013年设立首支科技创新基金……一系列举措推动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如今,554家企业中,166家源自中国科学院,涵盖84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9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了光子产业、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商业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集群。
走进光电子先导院的生产车间,透过黄光区的观察窗可以看到,“全副武装”的技术人员身着全套无尘服、佩戴口罩,凝神操作着眼前的精密仪器。
生发梳如何“唤醒”头皮毛囊?耳机为何一摘掉就自动停播音乐?扫地机器人怎样绕开障碍物?手机如何通过“刷脸”进行身份验证……秦岭脚下,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光电子先导院)的展厅里,丰富多样的产品折射出一束“光”的能量。
这束“光”来自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新兴产业——光子产业。而今,持续壮大的光子产业正为陕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我们致力于破解光子产业创新主体在初始阶段建不起产线、产品无法验证、市场风险高等问题,帮助客户有效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助力企业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红介绍说,光电子先导院拥有先进光电芯片关键设备200余台(套),并配备有超170人的完整工艺技术团队,可满足该产业各类创新主体不同阶段的需求。
2017年,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光电子先导院,利用光电子先导院提供的一系列专业化设备,其研究成果很快从实验室进入量产阶段。2023年12月,该公司宣布中国首条大尺寸硅基Micro-LED微显示屏产线贯通,降低AR眼镜光机的微显示屏成本,从而带动AR眼镜整体成本下降。
借助光电子先导院提供的600平方米洁净空间、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外延设备及技术帮助,入驻光电子先导院的西安唐晶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仅用5个月时间便完成外延片的出样。经过数年发展,该公司已成功实现中国半导体激光器大尺寸外延片的量产,成为光子产业链上游半导体芯片材料领域的“明星”企业。
截至目前,光电子先导院已为超过100家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内的客户提供研发、中试、检测等全方位技术服务。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启动建设、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启用、陕西追光光子产业先导创新中心成立……近年来,陕西省利用科教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激发产业创新,聚焦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材料与芯片、光子传感三大重点领域,全力打造光子技术原始创新高地和光子产业生态高地。
光电子先导院:打造光电芯片创新服务生态
光子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行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不断变革,诸多领域发展提速。企业应该如何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将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这既是科研工作者、创业者关注的热点,也是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据介绍,光电子先导院创新性地打造了“专项基金+研发平台+中试平台”的光电芯片创新服务生态。在陕西省“追光计划”“跃迁行动”的总体布局下,光电子先导院已建成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正在全力建设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公司建有百级到十万级洁净厂房8000㎡,拥有先进光电芯片关键设备200余台(套),并配备有超160人的完整工艺技术团队。
光子产业创新主体在初始阶段往往面临“建不起产线、产品无法验证、产能无话语权、市场风险高”四大痛点。作为陕西省和西安市光子产业链“链主”企业,光电子先导院始终致力于破解四大痛点,打通光子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断点和产业化堵点,助推优质科技成果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成立至今,已为超过100家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内的客户提供了研发、中试、检测等全方位技术服务。光电子先导院已聚集入驻光电子领域初创企业40余家,吸引了多家优秀的化合物光电芯片项目,聚拢了一批海归高端人才,“筑巢引凤”作用突出。
西科控股:科创先行,推动硬科技企业发展壮大
鲲游光电翻译眼镜实现外语实时转换,中科微光医疗设备清晰呈现人体血管……在西科控股科技成果转化展厅,多款炫酷的硬科技产品吸引了记者。
据介绍,西科控股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硬科技”理念的发源地、科技成果转化“西光模式”的实践者。成立以来,经历了从研究所的资产管理公司,到面向全国高校、院所、海归科学家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专业成果转化平台,服务区域也从立足陕西,拓展至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建立起硬科技创新创业“雨林生态”体系。公司瞄准科技成果转化的卡点和堵点,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科技平台+科技空间+科技智库”为一体的成果转化体系,把一批实验室里的科技成果从“书架”推上了“货架”。
“十年磨一剑,我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西科控股董事长、总经理曹慧涛回顾发展历程,讲述了创新发展的故事。
据介绍,截至2025年6月中旬,西科控股投资孵化的硬科技企业已达554家,企业市场总估值6796亿元。其中包括8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9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了光子芯片、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集群。
陕西官方表示,预计到2030年,该省光子企业将超过500家,光子芯片园、光子制造园、光子传感园等专业化园区将成为全国领先的光子产业聚集地。陕西光子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将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覆盖全产业链条的千亿级光子产业创新集群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光学作为高门槛学科,其复杂的理论体系与专业术语对传统通用大模型构成挑战。“燧明”以光学学科为核心,融合海量专业数据(包括学术论文、教材、慕课资源等),并创新性采....
07-04
长光辰芯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CIS)提供商。自2012年成立以来,长光辰芯一直专注于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的研发,长光辰芯提供的九大产品系列,广泛适用于工业....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