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光微熔覆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激光微熔覆技术基本原理是将功能材料(如微米和纳米级粉末或浆料)通过微细笔或微喷等其它沉积方式预置在功能基板上(玻璃、陶瓷、有机环氧板、塑料、单晶硅等非金属材料),再利用专用软件、结合CAD/CAM,快捷地把图形文件直接转变成加工文件,控制激光行走路径,对功能粉末或浆料层进行处理,使熔覆材料内部、熔覆层与基材界面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获得不同线宽的导线及无源器件,实现了在无掩模下直接在绝缘基板表面上制备导电层、阻电层和介质层。
激光微熔覆的特点是可在各种电子、半导体基板表面熔覆各种功能的电子、半导体或绝缘体浆料,形成所需要的功能涂层。可实现(微)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器件、混合集成电路基板、微机电系统的快速制造。它具有加工精度高、质量好、便于实现平面和三维加工、柔性化程度高、基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电子制造、精密机械和生物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HUST-LMCEP型激光微熔覆直写设备
(1) 设备特点
激光微熔覆设备集先进激光直写技术、强大CAM软件和微细笔/微喷直写于一体,成为快速制作样品和小批量电子元件的首选。该系统功能配置齐全,柔性好,能够胜任各种纷繁复杂的加工需求。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可选配光纤激光器、绿激光器或紫外激光器,具备自动精密定位和同步监视功能,有多支微细笔和微喷直写装置可供选配,可以满足微细笔直写、微喷直写和微细笔或微喷与激光复合微熔覆工艺需求。此外,本实验室还提供量身定制机型服务,满足特种加工需求。
(2) 适用材料
任何易流动、液态材料都适合激光微熔覆直写技术。一般应用场合要求材料粘度范围是5~500000cP。
浆料材料 |
基板 |
基板形状 |
聚合物厚膜浆料(烧结温度为100°C 或更高) |
93% 氧化铝 96% 氧化铝 99% 氧化铝 |
平板 |
(3) 激光微熔覆直写设备的优势
无需掩膜,基于系统的CAD/CAM;
(4) 主要技术参数
工作方式 |
准连续 |
功率配置(可选) |
0~50W |
激光波长(可选) |
355nm、532nm、1.064mm |
微细笔直写最小宽度 |
≤60μm |
微喷直写最小宽度 |
≤20μm |
微喷/微细笔-激光复合微熔覆最小线宽 |
≤10μm |
重复定位精度 |
±0.001mm |
工作台尺寸(可选) |
标准台面:400mm×300mm×100mm |
定位 |
CCD定位,具有自动涨缩补偿。 |
支持加工文件格式 |
AutoCAD, Protel, Gerber |
稳定性 |
24小时连续工作无故障。 |
3. HUST-LMCEP型激光微熔覆直写设备典型应用
采用以上设备可以方便、快速地在非金属衬底材料如聚酰亚胺(PI)、聚酯(Polyester)、聚碳酸酯(PC)、相纸、塑料、陶瓷、石英、玻璃等衬底表面上,局域制作出各种平面的、三维的或跨尺度的功能化图案层(如金属铜、银、金、镍、铬等的单一或复合导电层、氧化钌的电阻层、聚合物的介质层等),该图案层的最大分辨率可以达到10μm,并具有相应的良好的导电性(其体积电阻率可以达到本体金属体积电阻率的数量级)、电阻性或介质性能,同时与衬底材料具有良好的结合力(结合力可以达到Scotch胶带的测试标准)。该技术在制作印刷线路板(PCB)、手机天线、射频识别标签(RFID)、柔性显示器、微电子元器件、传感器、电子封装、太阳能电极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
(1)非金属基板的金属化
![]() |
![]() |
![]() |
陶瓷基板导线 |
聚酰亚胺上的银导电图案 |
塑料上的金属镍图案 |
![]() |
![]() |
![]() |
环氧树脂基板导线 |
柔性聚酰亚胺基板上导线 |
单晶硅基板导线 |
(2)厚膜电子元件与传感器的快速制备
![]() |
![]() |
![]() |
回型电感 |
陶瓷管上螺旋导线 |
陶瓷管上螺旋加热器 |
![]() |
![]() |
![]() |
4×4温度传感器阵列 |
温度控制器 |
SnO2气敏传感器 |
(3)微机械结构的制造与应用
|
|
|
自由微齿轮结构 |
薄壁墙结构 |
悬空微桥结构 |
(4)电子元器件修补及封装
|
|
电子元器件封装 |
台阶处导线修补 |
(5)光器件的制备与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
|
|
条形光波导 |
Y分支光波导 |
多电极阵列细胞培养皿 |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是老一辈拓荒者在光谷留下的创新创业史。而今,从落后到并跑,再到逐步领先,光谷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更多中国企业开拓进取、敢创会闯,....
07-31陈云天带领计算物理光学团队围绕复杂介质光传输的光学基础理论和底层数值算法的研究,在复杂介质光传输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理论和计算方法,为发展跨尺度光学系统的底层....
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