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LED的发光效率(luminous efficacy)
发布时间:2012-03-29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1580 分享到:

    LED的发光效率一般称为组件的外部量子效率,其为组件的内部量子效率及组件的取出效率的乘积。所谓组件的内部量子效率其实就是组件本身的电光转换效率,主要与组件本身的特性,如组件材料的能带、缺陷、杂质、组件的垒晶组成及结构等柏关。而组件的取出效率指的则是组件内部产生的光子,在经过组件本身的吸收、折射、反射后实际上在组件外部可测量到的光子数目。因此,相关于取出效率的因素包括了组件材料本身的吸收、组件的几何结构、组件及封装材料的折射率差、组件结构的散射特性等。而组件的内部量子效率及组件的取出效率的乘积,就是整个组件的发光效果,也就是组件的外部量子效率。早期组件发展集中在提升其内部量子效率,方法主要是利用提高垒晶的质量及改变垒晶的结构,使电能不易转换成热能,进而间接提高LED的发光效率,可获得约70 010左右的理论内部量子效率。但是这样的内部量子效率几乎已经接近理论的极限,在这样的状况下,光靠提升组件的内部量子效率是不可能提升组件的总光量的,因此提升组件的取出效率便成为重要的课题。

 评测光源效率的指标,用光源发出的光通量(lm)与向光源输入的电力(W)之比表示。单位为lm/W。

  发光效率只表示光源的效率,与将光源安装到照明器具上后器具的整体效率(综合效率)是不同的概念。

  发光效率是将外部量子效率用视觉灵敏度(人眼对光的灵敏度)来表示的数值。外部量子效率是发射到LED芯片和封装外的光子个数相对于流经LED的电子个数(电流)所占的比例。组合使用蓝色LED芯片和荧光体的白色LED的外部量子效率,是相对于内部量子效率(在LED芯片发光层内发生的光子个数占流经LED芯片的电子个数(电流)的比例)、芯片的光取出效率(将所发的光取出到LED芯片之外的比例)、荧光体的转换效率(芯片发出的光照到荧光体上转换为不同波长的比例)以及封装的光取出效率(由LED和荧光体发射到封装外的光线比例)的乘积决定。

  在发光层产生的光子的一部分或在LED芯片内被吸收,或在LED芯片内不停地反射,出不了LED芯片。因此,外部量子效率比内部量子效率要低。发光效率为100lm/W的白色LED,其输入电力只有32%作为光能输出到了外部。剩余的68%转变为热能。

  发光效率在2003年之前一直以每年数lm/W的速度缓慢提高。在提高发光效率时,最初未改变荧光体和封装,而是致力于改进芯片技术。具体而言,进行了诸如改善蓝色LED芯片所使用的GaN类半导体结晶的MOCVD结晶成长技术等。

  从2004年开始,发光效率以每年10~20lm/W的速度提高。由此,从2004年的50lm/W到2008年的100lm/W,4年间提高了50lm/W。这种速度的实现,借助了将原来聚集于成膜技术的芯片技术改进扩展至了整个LED制造工艺那样的重大调整。另外,除了改进芯片技术外,还开始对荧光体进行改善。

  对发光效率为100lm/W的白色LED的能源转换进行模拟的结果。白色LED实现了与荧光灯同等以上的发光效率,但只有输入电力的32%能作为光能输出到外部。剩余的68%转变为了热能。该模拟为向直径5mm的炮弹型白色LED输入62mW电力时的结果。白色LED是通过组合使用蓝色LED芯片和黄色荧光体获得的。

  今后,各LED厂商拟将把2008年实现的100lm/W发光效率,提高至2010年的140~170lm,2011年提高至150~200lm/W。也就是说,在发光效率上领先于新加入进来的厂商的LED厂的目标是,平均每年提高30lm/W以上,3年提高100lm/W。LED的发光效率的上限被认为是250lm/W左右,各LED厂商正在挑战能以何种程度逼近上限。

  为挑战该上限,LED厂商正在全面导入最新的芯片技术、荧光体技术以及封装技术。芯片技术方面,将继续提高内部量子效率和光取出效率。荧光体方面,除了提高变换效率外,还要采取措施降低因荧光体散射造成的衰减。封装技术方面,要改善材料和构造,以提高光取出效率。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可扩展光芯片每秒分类近20亿张图像,有望促进人脸识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了首块可扩展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光子芯片,每秒可对20亿张图像进行直接分类,而无需时钟、传感器或大内存模块,有....

06-10

MicroLED的三种实现工艺

MicroLED目前知道的有三种工艺,预计薄膜转移技术最快应用 MicroLED技术工艺按照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芯片级焊接外延级焊接和薄膜转移三种:....

04-03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