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非球面镜片的概念及其制作工艺
发布时间:2009-02-24    来源:enet   阅读次数:1335 分享到:
     首先让我们来弄清楚球面镜的概念,一般镜头中所用的镜片,都可以看作是球体的一部分,它的表面曲率是固定的,在由光轴上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通过镜头后,在像场空间上不同的点会聚,从而发生了结像位置的移动,这就是球面像差。对于全部采用球面镜片的镜头而言,这是一种无可避免的像差。它的产生是由于离轴距离不同的光线在镜片表面形成的入射角不同而造成的。当平行的光线由镜面的边缘(远轴光线)通过时,它的焦点位置比较靠近镜片;而由镜片的中央通过的光线(近轴光线),它的焦点位置则比较远离镜片(这种沿着光轴的焦点错间开的量,称为纵向球面像差)。由于这种像差的缘故,就会在通过镜头中心部分的近轴光线所结成的影像周围,形成由通过镜头边缘部分的光线所产生的光斑(Halo,光晕),使人感到所形成的影象变成模糊不清,画面整体好象蒙上一层纱似的,变成缺少鲜锐度的灰蒙蒙的影像。这个光斑的半径称为横向球面像差。

 
纵向球面像差示意图

  非球面镜就是为了校正球面像差而开发出来的,功能就是通过修改镜片表面的曲率,让近轴光线与远轴光线所形成的焦点位置重合。世界上第一支使用非球面镜的镜头是卡尔蔡司制造的,时间早的吓人,1901年,但非球面镜大规模进入民用光学领域还是在日系厂商开发出低成本制造技术之后的事情了。


非球面镜片,看起来也没啥不同的

  而制造非球面镜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研磨非球面镜。就是直接用光学玻璃毛坯研磨出所需要的形状的非球面镜,工艺难度很大,成本也十分高昂,最早的非球面镜几乎都是这样制作的。

  第二种是模压非球面镜片:采用金属铸模技术将融化的光学玻璃/光学树脂直接压制而成,这种制造工艺成本相对较低,而且现在大部分模压非球面镜的材质都是光学树脂,玻璃的极为少见,原因吗,光学玻璃是比较不适合用铸模工艺来生产产品的材料,因为铸模工艺会导致玻璃中的气泡很难排除,良品率会相当低下。

  第三种是复合非球面镜片:在研磨成球面的玻璃镜片表面上覆盖一层特殊的光学树脂,然后将光学树脂部分研磨成非球面。这种制造工艺的成本界于上述两种工艺之间,是中高档镜头所用的非球面镜的主要制作方法。

  通常的非球面镜片是一面为非球面,另外一面是球面。近年来出现了双面非球面镜片,采用这样的镜片,可以使镜头的镜片数减少许多,也可以得到更大倍率的变焦镜头。


光学研磨是这个样子的

  顺便说一下,有些镜头号称里面包含手工研磨非球面镜片,所以价格死贵,大家冷静的想想也该知道这只是厂家的炒作,一般来说,人力的成分占到30%就不错了,前些年谣传尼康(另一个版本是说奥林巴斯)专门有个老头给300/2磨镜片,后来老头不幸暴死(也有可能天年而终),结果300/2基本停产,这种江湖传闻仅供娱乐,不必当真。

  非球面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1年,不过蔡司的那个镜头似乎不是给电影用的就是用于军事上的,不能算数,所以最早的民用非球面镜头实际上是莱卡的Noctilux 50mm f/1.2(又看到NOCT了哟),1966年发布但从未量产,传世的也很少,这从另一方面证实了早期非球面镜制造之困难。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非线性光学材料简介

非线性光学性质也被称为强光作用下的光学性质,主要因为这些性质只有在激光这样的强相干光作用下才表现出来。....

01-21

大口径光学反射镜的制造过程

如果把光学望远镜比作人类的“千里眼”,那么光学望远镜中的主反射镜就可以称之为“眼角膜”。主反射镜的口径越大就意味着光学望远镜的空间分辨率就会越高。通俗的说就是会....

07-30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