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ED的命运看SED可能碰到的问题
那么SED真是完美的显示器件吗?可能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我们知道SED只是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的一种。
SED的唯一区别就是起牵引电子作用的柵极并不是与电子发射阴极平行排列在下玻璃基板上,而是制作在电子发射阴极和阳极(上玻璃基板)之间,因此仅仅是电极制作工艺的区别。
FED从上世纪90年代初做出实用化的样机,到90年代中期实现商业化,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至今我们也没有看到其对显示工业产生多大的影响。除了前期受到阴极和柵极的制造工艺的困扰之外,还有如下的问题需要解决:
(1)为了不影响电子的发射和运行,FED的内部为超高真空状态,其表面要承受超过每平方米10吨的压力,内部的支撑问题需要解决。这也决定了FED的尺寸不可能做的太大,由此我们也理解了为什么CRT会如此笨重,且其极限尺寸只能达到45英寸。
(2)高速电子打到荧光粉后会把其内部吸附的气体解吸出来,造成真空度降低。因此FED的寿命与真空保持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些问题同样也是SED需要解决的
虽然SED的制造成本要低于LCD和PDP,但是总成本里面还应该加入研发成本。从佳能1986年研究阴极发射开始算起,已经连续投入20年了,这应该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按照佳能和东芝的计划,SED真正量产要到2007年,到那时候LCD和PDP厂家可能不但已经赚回了研发费用,连生产线的折旧费都已经回来了。所以SED在一开始时价格上可能并不占优势,这也是为什么FED业界把自己的产品尺寸定在30~40英寸,这是因为两年前这是LCD和PDP间的空档。现在的形势已经完全不同,这已经成了LCD的主攻战场。PDP还可以向50英寸、60英寸退守,而SED则必须与LCD在这里死拼。考虑到LCD的产品线长度,以及资本投入的密集度,到时候肯定有一场血淋淋的战斗。所以SED还远没有到欢呼的时候,其前路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10月10日,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激光、光电子及光电显示产品展览会(ILOPE 2018)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
11-13第十四届北京激光技术前沿论坛”是我国激光界的一次盛会,激光界众多知名专家莅临大会和论坛的精彩报告,吸引众多全国各地的各界同仁前来聆听,会场座无虚席。由于论坛时逢....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