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得特红外硫系玻璃多穴非球面模压一次成型方法专利解读
发布时间:2021-11-23   来源:嘉勤   阅读次数:1666 分享到:
迈得特光学于2021年11月18日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红外硫系玻璃多穴非球面模压一次成型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号: 202011292157.8),申请人为南京迈得特光学有限公司。

图1 红外硫系玻璃多穴非球面模压方法内部示意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红外硫系玻璃多穴非球面模压一次成型方法内部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设计多穴非球面模压系统,先设计好单独的模压系统,将型环套进模具下模上,然后整体放入型套内,然后放入预形毛坯,通过定心工装使其置于模具下模与型环中间处,之后放入模具上模,形成一个小的模压系统,模具经过超精密加工后,对模具表面进行镀膜,模具镀膜使用特殊的附着表面,使面型稳定,防粘连,寿命延长,同时模具表面面型量产时能够加强一致性,镀膜的工序发生在模具经过超精密加工之后,只有镀有抗黏连涂层的模具才能真正投入到玻璃模压生产过程中,同时模具加工时对其表面进行表面粗糙度管控及沉积涂层后表面粗糙度管控,将模具表面粗糙度控制在10纳米以内。
然后将每个单独的模压系统与多穴中肉套相组合,根据多穴中肉套的穴位数量配套相应数量的小模压系统,使其形成完整的多穴一次成型模压系统。之后将完整的多穴一次成型模压系统放入多站式模压机器内生产,通过调整多穴中肉套的高度控制模压产品的中心厚度,使其控制在1.95±0.05mm,可以制作口径较大透镜。再根据模具尺寸的大小,调整多穴中肉套的穴位数量,决定每次模压的数量多少。
接着开始进行模压生产,控制模压的工艺参数,模压过程进行3次预热和2次冷却。最后模压成形,这两步通过对工艺参数的调整可以杜绝产品外观雾、碎裂等不良瑕疵,并支持产品的良率和产量提升。
简而言之,迈得特光学的非球面模压专利,通过将每个单独的模压系统与多穴中肉套相组合,形成完整的多穴一次成型模压系统,解决了红外硫系玻璃模压效率低的问题,还可以减少芯取工序,缩小预形坯料体积,大幅度降低了模压成本。
迈得特光学以先进的微纳制造技术和超精密加工的技术为基础,从事具有微纳复杂结构的高精度光学核心元器件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迈得特光学对高端光学玻璃透镜压模事业充满激情,将永无止境的追求完美的质量。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标准制定已成为企业抢占行业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类技术标准的制定,四川省及各区县纷纷出台了一系列资金....
04-18
一、福建省
《福建省实施标准化战略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闽市监规〔2024〕5号)
1.主导、参与制定及修订一项国际标准,总补助额度分别为100万元、50万元、25万....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