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高性能图像传感器领军企业长光辰芯将在香港主板上市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网络搜集   阅读次数:258 分享到:
高性能图像传感器领军企业长光辰芯已于6月19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简称“本次发行”)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的申请资料。

长光辰芯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CIS)提供商。自2012年成立以来,长光辰芯一直专注于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的研发,长光辰芯提供的九大产品系列,广泛适用于工业成像、科学成像、专业影像和医疗成像等先进技术领域。长光辰芯的产品在提高工业相机、科学相机、专业电影摄影机和其他成像设备的性能和成像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长光辰芯已掌握11项专有核心技术,包括全局快门像素、HDR像素、高灵敏度像素、HDR读出电路、低噪声电路、高性能ADC电路、高速读出电路、TDI图像传感器、BSI图像传感器、3D成像传感器及3D晶圆堆栈。该等技术在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的像素设计、电路设计和工艺开发方面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壁垒。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全球CIS市场预计将于2024年至2029年加速增长,总收入预计将由2024年的1391亿元增至2029年的210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8.6%。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就2024年的工业成像收入而言,长光辰芯在全球CIS公司中排名第三,在中国CIS公司中排名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2%。此外,就2024年的科学成像收入而言,长光辰芯在全球CIS公司中排名第三,在中国CIS公司中排名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6.3%。

财务数据显示,长光辰芯的收入由2022年的604.4百万元增加11.4%至2024年的673.0百万元;毛利率分别为76.2%、63.5%及59%。公司于2022年录得净亏损84.1百万元,并于2023年及2024年分别录得净利润169.8百万元及197百万元。

据招股书,长光辰芯本次港股IPO募资拟用于支持公司在主要应用场景(即工业 成像、科学成像、专业影像及医疗成像解决方案)的持续研发及产品迭代;用于建立一个先进的CMOS图像传感器研发中心,包括购置并维护一栋办公楼,作为公司的研发创新中心及区域总部;采购并安装尖端研发设备、测试仪器及配套基础设施;建立研发及相关团队等。

此前,长光辰芯曾谋求科创板IPO。不过,今年1月7日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因长光辰芯及其保荐人国泰君安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决定终止其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按计划,该次科创板IPO,长光辰芯拟募资15.57亿元。

股权结构方面,王欣洋与张艳霞夫妇二人直接及间接合计控制49.53%股份,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他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或表决权的主要股东包括奥普光电、珠海云辰、凌云光、珠海旭辰等。其中,奥普光电持有长光辰芯25.56%股份,为第二大单一股东;凌光云直接持股10.22%。

中信证券与国泰君安国际担任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若成功上市,港股将迎来首家专注于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的上市公司。

“长光系”再扩军
此次冲刺港股并非长光辰芯的首次资本尝试。2023年6月,公司曾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招股书,计划募资15.57亿元。但经综合考量战略定位等因素,于2025年1月主动撤回申请,转而选择港股上市路径。

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6.04亿、6.05亿和6.73亿元人民币,同期归母净利润则从-0.84亿元攀升至1.99亿元,成功实现从亏损到稳定盈利的跨越。

在业务布局上,长光辰芯采用无晶圆厂(Fabless)运营模式,将制造环节外包,自主掌控传感器设计、晶圆测试和最终成品测试等核心流程。其九大系列超过50款标准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成像、科学成像等高端领域。

业务方面,长光辰芯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CIS)提供商,提供九大产品系列,超过50种标准产品,广泛适用于工业成像、科学成像、专业影像和医疗成像等先进技术领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长光辰芯在全球工业成像CIS市场排名第三,市占率达15.2%;在科学成像领域同样位列全球第三,市占率16.3%。在这两个细分领域,公司均位居中国企业榜首。
长光辰芯的崛起,延续了长春光机所的产业化传奇。长春光机所已成功孵化多家科技企业:2010年,其控股的奥普光电登陆深交所。长光辰芯的上市进程,标志着“长光系”资本版图再度扩展。

学霸夫妻创业
长光辰芯的创业历程,烙印着一对80后学霸夫妻的默契足迹。
创始人王欣洋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妻子张艳霞则出身浙大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两人同年获得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均为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
2012年,长春光机所通过引进欧洲CMOS研发团队成立长光辰芯。王欣洋以中科院研究员身份加盟长春光机所,同时担任长光辰芯总经理。次年,张艳霞追随丈夫脚步加入公司,共同开启创业征程。
技术突破成为破局关键。公司早期成功推出全球首款BSI sCMOS图像传感器,近年来更与大疆合作研发出首个国产8K超高清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及摄像系统,填补国内产业空白。

截至IPO前,王欣洋夫妇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49.53%股权。


发展历程

长光辰芯成立于2012年,极具“传奇、励志色彩”。公司创始人王欣洋、张艳霞是一对来自浙大的80后夫妻。二人浙大毕业后,曾在海外留学深造取得博士学位研究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取得瞩目成绩后,二人决定报效祖国,把先进的技术理念带回国内,继续深耕。
王欣洋来到吉林长春,加入了素有“新中国光学摇蓝”之称的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他很快成为技术带头人。意识到“科技成果要走出实验室”后,王欣洋果断成立长光辰芯。2013年,张艳霞加盟长光辰芯,陪伴丈夫。王欣洋、张艳霞夫妻同心,开启了充满斗志的科创之旅。
“投资不过山海关”在长光辰芯面前烟消云散,公司十年斩获5轮融资,引来奥普光电、凌云光、高瓴创投、中科创星、国科创投、中芯聚源、东湖资本、方广资本、原子创投等近20家“顶流”VC/PE、产业资本追捧。一旦IPO成功,80后浙大夫妻也将走向人生巅峰。
国内硬科技赛道,长光辰芯是一家极具“传奇、励志色彩”的公司。
创投圈夫妻创业不新鲜,消费赛道“夫妻店”大把抓。硬科技赛道,人生轨迹基本重叠的夫妻就太罕见了,一样的大学毕业,一样去留学深造,研究一门技术,归国科研,一起创业,不管前路如何,坚持不动摇,这种本该出现在魔幻短剧里的默契剧情,却是真实存在的。
好似上天安排的“神仙眷侣”。王欣洋、张艳霞的默契程度“神”到何种地步呢?一起从浙大毕业,一起海外留学深造,又一起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且拿到学位的时间是同一年,换句话说,二人不管干什么,步调一致,达到情侣形影不离的最高境界。
二人学习爱好也一样,研究方向为CMOS图像传感器。彼时,CMOS图像传感器还是一门新技术,主要用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上,提升暗光成像效果。该技术,较早突破的是索尼,紧接着是苹果、三星,凭借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苹果、三星率先攻占了智能终端市场。
身在海外的王欣洋、张艳霞很是不服,他们要把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带回国内。回国后,王欣洋以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顶流”专家的身份加入到了“新中国光学摇蓝”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做起了技术带头人。王欣洋目标明确,他要带领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科研人员,搞出中国人自己的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使快速发展的国产智能手机市场不再受制于人。
“科研成果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里”。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支持下,王欣洋果断创业成立长光辰芯。闻讯伴侣创业,张艳霞放下手头工作加盟长光辰芯,与爱人共进退。张艳霞来了,王欣洋的研发效率倍增,仅3年时间,就成功推出了全球第一款BSI、sCMOS图像传感器。
得知浙大学霸夫妻一起创业,资本就像疯了一样追到东北。抢先出手的是产业资本奥普光电、凌云光,这两家公司是做精密光机电仪器、光电测控设备、高端光器件的,投资CMOS图像传感器等于打开了一扇窗,故事瞬间就高大上了,也让长光辰芯在东北风头无二。
眼见上市公司投资兜底,中科创星等VC/PE“跨过山海关”给长光辰芯打入一剂强心针,顺便给东北硬科技创业升了温,王欣洋、张艳霞倒是没有被资本“干扰”,他们二人合力搞技术,静待一个更大的硬科技风口到来,中国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要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
2020年,“全球黑天鹅”袭来,国际局势大变,投资趋势也变了,向改变全球格局、增强竞争壁垒的科技赛道转移,新能源、高端制造、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取代互联网变主流投资方向,VC/PE愈发关注创业公司的技术产业化能力、成本优势及真实用户价值。
长光辰芯成了主流投资趋势向硬科技过渡的受益者之一。2021年,它们推出了一款“王炸”产品900万像素的GMAX3809相机传感器,该产品丰富了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链的想象空间,再次激活资本。2022年,长光辰芯拿到一笔决定命运的投资,引入高瓴、中芯聚源、CPE源峰等近10家“顶流”VC/PE、产业资本,公司更是打造出了7大系列超30款产品,涵盖机器视觉、科学成像、医疗成像、虚拟现实等,客户遍布全球超30个国家和地区。
长光辰芯要用极高的效率告诉外界,“投资早就该过山海关”。正当外界认为,它们会进行下一轮融资时,长光辰芯直接启动了A股IPO征程,却在2025年意外撤回了IPO申请。
根据时下最火爆AI大模型DeepSeek解读,“长光辰芯撤回A股IPO申请,可能存在两方面因素。一是,公司营收增长缓慢;二是,公司在2020年、2021年合计现金分红3687.5万元,可公司2022年还在亏损达到8410万元,引发监管对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的质疑。”
一家公司引入这么多资本,一直亏损、没IPO,就想着分红套现了?
监管想不明白,VC/PE、产业资本心里同样没底,只能寄希望于港股IPO。
这次递表港股,长光辰芯似乎有备而来,它们的财报“脱胎换骨”。根据其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收入6.04亿元、6.05亿元、6.73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8410万元、1.7亿元、1.97亿元。虽然,公司收入增长依旧缓慢,但盈利能力有了大幅改观,2023年扭亏为盈,2022年的融资估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模式上,长光辰芯的主要收入围绕在CMOS图像传感器系列产品上,近三年直销收入占比超90%。国内客户包括海康机器人、华睿科技、鑫图光电、埃科光电、大疆创新、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海外客户包括Teledyne、Vieworks、Adimec等,王欣洋、张艳霞的海外深造经历无疑能让长光辰芯更稳定的获取海外客户与口碑,以提升中国技术在全球的影响力。
这对夫妻可谓艺高人胆大,谁都不服,对日本市场也很关注。据了解,长光辰芯在日本东京开了一家子公司,想在全球CMOS传感器市占率第一的索尼面前抢客户、开辟新战场。
目前,长光辰芯已建立11项核心专有技术,包括全局快门像素、HDR像素、高灵敏度像素、HDR读出电路、低噪声电路、高性能ADC电路、高速读出电路、TDI图像传感器、BSI图像传感器、3D成像传感器等,最值得瞩目的是,它们在全球还拥有49项注册发明专利。
王欣洋、张艳霞对科研人才格外重视,公司几乎把一切精力用到了科研体系的搭建上,401人的团队里,研发团队占比超50%,想用技术提升产品利润。不过,长光辰芯近三年收入增长缓慢、乏力是不争的事实,说明,长光辰芯开拓客户能力层面有待完善,较依赖老客户。
若是成功港股IPO,或许能改开局面。IPO前,长光辰芯估值约100亿元,王欣洋、张艳霞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49.53%股权,为实际控制人。公司上市,80后浙大夫妻将斩获近50亿元身价,长光辰芯近两年净利润合计不到4亿元,一个IPO便是人生巅峰了。

资本加持下的硬科技
公司成立初期即获产业资本青睐。2012年成立时,奥普光电持股50%,凌云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王欣洋共同出资。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技术突破,资本热情高涨。随后十年公司斩获了5轮融资,引来奥普光电、凌云光、高瓴创投、中科创星、国科创投、中芯聚源、东湖资本、方广资本、原子创投等近20家“顶流”VC/PE、产业资本追捧。
目前,长光辰芯已建立11项核心专有技术,包括全局快门像素、HDR像素、高灵敏度像素、HDR读出电路、低噪声电路、高性能ADC电路、高速读出电路、TDI图像传感器、BSI图像传感器、3D成像传感器等,最值得瞩目的是,它们在全球还拥有49项注册发明专利。
招股书披露,此次赴港募资将用于五大方向:核心应用领域产品研发、CMOS图像传感器研发中心建设、封装测试产线扩展、海外市场拓展及补充营运资金。
科研院所孵化、产业资本加持、核心技术突破——长光辰芯的成长轨迹,映射出东北硬科技企业的独特发展路径。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研制出高性能MEMS快反

这就相当于在足球场大小的镜面上,所有起伏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的直径,满足远距离卫星激光通信对镜面面型的严苛要求。 ....

07-01

美国LLNL国家点火装置创造8.6兆焦核聚变能量新纪录

NIF在核聚变能源领域取得的最新突破,是朝着实现清洁、可持续能源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肖特持续赋能和创新玻璃解决方案的助力下,NIF不断拓展激光核聚变研究,让我们向核....

06-12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