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美科学家成功使用激光束控制心脏跳动
发布时间:2010-09-01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577 分享到:

美国科学家首次使用激光束控制了心脏的跳动。这一发现为人类探索心脏奥秘翻开了新的一页,也使光控心脏起搏器的问世成为可能。普通的心脏起搏器是通过微弱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肌细胞,进而调整心跳的节律。早在1967年,电信号起搏器面市不久,科学家就发现光能够提高心脏的跳动频率,但由于条件所限,人们还不懂得如何控制它。

     直到2008年,日本的一个研究团队才使用一种近红外激光束,成功地控制了一团离体心肌细胞的搏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控制整个心脏。

     但有一个人还没死心。Michael Jenkins是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凯斯西储大学的一名生物医学工程师,他阅读了1967年的发现之后,决计将这项实验继续下去。他和他的同事使用激光束照射一些鹌鹑的离体活胚胎,这些胚胎只有2~3天大,其心脏体积只有2立方毫米,比一团心肌细胞大不了多少,是非常合适的实验材料。

     奇迹出现了。Jenkins发现,胚胎的心跳跟激光的脉冲频率同步了起来。研究者尝试调整脉冲频率,先从每秒2~3次开始,然后逐渐减慢,但结果依然如故,脉冲频率变化的幅度甚至可达50%。Jenkins的研究团队将这一结果发表在8月15日出版的《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随后,研究小组测试了不同能量的激光,来寻找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那一束。结果表明,0.8焦耳/平方厘米的激光不会对心脏造成伤害;当能量提高到五倍时,受试的心肌细胞就被烤焦了。


左图为对照,中图显示0.8焦耳/平方厘米的激光未对心脏造成伤害,右图显示能量提高5倍时心脏受损。图片来源:M. W. Jenkins等/Nature Photonics

     Jenkins表示,虽然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实验,才能确定这些心肌细胞究竟是不是真的毫发无伤,但这次的结果毫无疑问是意义重大的。“我们想知道先天性心脏病是如何形成的,也想知道心脏搏动频率是怎样一步步发生变化的。”Jenkins说,“我们更想使用一种无创的手段来治疗心脏疾病。”

     日本大阪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Nicholas Smith是使用激光控制心肌细胞的第一人,他表示Jenkins的研究是一项重大突破。“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一进展,这是世界上首次用激光调控了整颗心脏。如果这项研究能够深入下去,人们将会发现,激光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但要深入挖掘下去,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有一些问题还等待科学家来解答。首当其冲的就是激光究竟是如何刺激心脏工作的,尽管许多科学家猜测是因为激光影响了细胞的温度,但这一机制还没有得到证实;第二,目前Jenkins还无法确定他的研究结果能不能应用于体积更大的成熟心脏。
     Smith表示,如果上述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并且能确保心脏不会受到损伤的话,激光就很有可能应用于临床治疗,比如心脏手术或者起搏器的移植。

相关新闻

以前的研究显示,激光脉冲可用于刺激单个心脏细胞的收缩;如今,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光学节律器,可以利用红外激光脉冲来控制胚胎的心脏跳动,这是激光脉冲首次被用于控制活体内一个完整心脏的律动。新成果发表在8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光子学》期刊上。

Michael  Jenkins和Andrew  Rollins与同事合作,用一种光纤向2~3天大的鹌鹑胚胎的心脏释放1~2微秒长的红外光脉冲。他们发现,心脏的跳动逐步与激光脉冲同步,最后“锁定”到激光脉冲的频率上,而且会随着激光脉冲频率的增加或降低而变化。

一旦最优化,所有的光学方法就可用于心脏病学中的无创伤研究。虽然仍需实践验证,研究人员也评估了这种方法用于成体心脏的可行性。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登联合发起,旨在挖掘更多具有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优秀初创企业。本次评选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更具颠覆性的“3.0时代”。光经济至此完成了从辅助工具到独立经济形态的蝶变——它不再依附于其他产业,而是....

03-27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