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第一个技术原创型战略基础产业,长治的LED光电产业实现了蓝宝石封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LED外延片和芯片无知识产权的空白。产业链形成之后,预计实现年产值500亿元以上,增加高技术技工的就业岗位约三万个,增加财政收入约150亿元。
对长治而言,发展光电子产业链,以垂直整合方式建设LED产业集群是长治市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立足科学发展、拓展新兴产业、破解资源转型难题的重要举措,也是长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从资源型产业向光电子产业转化的重要尝试。
长治市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畸重的多重压力下,以光电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济转型发展之路。当前,投资2.5亿元的LED封装产业化项目已顺利投产,年内量产背光源用LED10亿支;投资2亿元的LED蓝宝石沉衬底项目和投资9亿元的外延及芯片项目同时于4月10开工,并将分别于今年8月和10月竣工,具备工艺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和试生产条件。
长治市LED光电产业园项目建设4月10日全面开工,目前基础建设基本完成,整个工程预计今年十月份全部建成,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具备试生产条件。这意味着在长治高科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包括蓝宝石拉晶、蓝宝石切磨抛、外延及芯片和封装在内的整个LED产业链建设目标逐步实现。
作为中部省份的山西紧紧抓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契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光电子产业链、用垂直整合方式建设LED产业集群为突破口,破解资源转型发展难题。随即在长治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长治高科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公司采用垂直整合的方式,全力构建LED产业集群,力争打造国际一流LED光电产业链新基地,让高科技技术走入千家万户。目前,公司旗下拥有山西省半导体照明工程(长治)研究中心和山西长治虹源科技晶体公司、长治虹源科技晶片有限责任公司、长治高科华上股份有限公司、虹源科技固态显示有限公司等四家子公司,总体规划占地3200余亩,完整的LED产业链初具雏形。
与深圳市中电淼浩固体光源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淼浩高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虹源科技固态显示有限公司,实现LED封装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化。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05亩。一期工程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当年11月15日试生产成功,2010年月1月7日竣工投产。项目投产达标后,将年生产电视机背光模组用LED发光管10亿支,可装配100万台电视机,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公司采用先进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共烧陶瓷基板(LTCC)的LED光源封装技术,并对LTCC基板进行热电分离设计,通过导通的银柱将LED芯片产生的热量传到LED外,使LED整体热阻降低,散热效率提高,使之更适合大功率的工作状态,并具有高稳定性,使LED产品的发光效率更高。目前主要产品为5050白光LED和3535白光陶瓷LED。产品尺寸微小、可靠性高,应用领域广泛,特别在电视背光模组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已获国内LED电视巨头海信集团产品订单5000万元,获得惠科集团产品订单超过1亿元。
与台湾华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长治高科华上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LED外延芯片的研发和生产。项目总投资9亿元,建设用地92,217m2,分为芯片厂区和外延厂区。LED芯片生产厂房将于2010年10月5日竣工,具备试生产条件;外延生产厂房于2010年10月15日竣工,具备试生产条件。一期芯片制备10亿支,外延100万片。该项目是目前山西省引进的最大的台资高科技合作项目,也是山西省在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后,引导民营资本发展高新科技,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低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缩小我国LED产业在外延片、芯片领域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改变重应用轻芯片的产业内部格局
根据《长治发展半导体照明显示产业战略纲要》,公司近期投资20—30亿元,实现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突破,达到年产值60亿元;远期则将形成一条完善的全产业链条: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封装-电视背光,并在此基础上适度发展照明产品,实现年产值500亿元以上,增加高技术技工的就业岗位约三万个,增加财政收入约150亿元。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登联合发起,旨在挖掘更多具有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优秀初创企业。本次评选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
04-23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更具颠覆性的“3.0时代”。光经济至此完成了从辅助工具到独立经济形态的蝶变——它不再依附于其他产业,而是....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