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索尼公司定于2日宣布,索尼计划到2010年年底在全球家庭消费市场推出3D电视机。
鉴于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自9月起借好莱坞势力在欧美为其3D电视机造势,索尼与松下的3D领头羊之争拉开序幕。
索尼:明年进客厅
英国《金融时报》1日报道,索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斯特林格定于2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技术贸易展发表讲话。
斯特林格届时将宣布,索尼不仅计划销售Bravia 3D电视机,还打算使索尼Vaio笔记本电脑、Playstation3游戏机和蓝光播放器兼容3D技术。
他预计将告诉听众:“如今,3D显然通过技术、发行和内容向大众市场进发。”
“如同高清技术在几年前一样,(3D)仍有各类问题亟待解决,”他说,“但3D列车已在轨上,索尼已准备好把它开进家庭。”
索尼决定大力研发3D技术,无疑为3D电视产业注入一针强心剂。欧洲通信卫星公司过去18月间一直运营着一个颇具实验性的免费3D电视频道。英国天空电视台不久前宣布,打算明年在英国开通一个3D电视频道。美国直播电视公司和探索频道也是3D技术支持者。
松下:联手好莱坞
松下3D电视机的推广工作抢在了索尼前头。
松下与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伦8月21日宣布,双方将联手推广松下3D电视机和蓝光播放器,同时为卡梅伦3D科幻新片《化身》票房大卖招徕人气。卡梅伦曾执导电影《终结者》和《泰坦尼克》。
什么叫做3D电视?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形。由于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三维立体影像电视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3D液晶电视的立体显示效果,是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从而令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裸眼体验立体感觉,同时能兼容2D画面。
3D电视可裸眼体验
相信许多人体验过三维立体影像的奥妙,然而你必须戴一副红蓝色的特制眼镜或奇形怪状的眼罩,若将眼镜拿掉,仅用肉眼来观看会发现电影画面十分模糊。如果买一台3D电视机回家,一看电视就要戴副眼镜岂不很麻烦?近视眼的市民就更不方便了。幸好,这个担心是多余的,目前市场上3D显示制造商推出的3D电视,可裸眼体验立体效果。今年1月份,一款不用戴眼镜就能观看的TCL商用3D立体液晶电视现身深圳宝安机场安检大厅,逼真的三维立体影像画面吸引了众多正在等待安检的旅客的眼球。
价格昂贵平民难以企及
虽说3D一只脚踏进了电视领域,但是要想真正走进普通家庭,撇开技术层面不说,高昂的价格就足以让平民望而却步。现阶段的3D电视大可划入“奢侈品”行列。据记者了解,目前3D电视的售价约6000英镑(约合1.2万美元)。业内人士分析,3D电视的普及起码需要4至5年的时间,也许未来在一些购物中心、热闹的城市广场等地能看见这种电视的踪影。市场永远是这样运转的——任何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总是演绎着由无到有、由不成熟到成熟、由高价到低价的游戏,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3D 涉足家庭电视领域
战斗机不是在天上翱翔,而是突然盘旋在你家的客厅上空;庞大的恐龙从远古时代复活,屁颠屁颠地快速向你扑来;鲜花耐不住在草原上静待的寂寞,在你的眼前灿烂地绽放;滑雪的运动员脱离了竞赛的轨道,犹如一阵风般在你的身边穿梭……无论是人、动物还是一切动态的事物,统统“耐不住寂寞”,跑出屏幕,如果说,这一切都是看立体电视能享受到的乐趣,你相信吗?兴奋吗?随着3D技术(三维立体视像技术)的不断精进,3D应用的前脚还在动画影视广告方面转悠,后脚就迫不及待地踏进了电视领域。
3D电视产业引领未来生活
3D要真正走进平常的家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摆在3D电视产业面前的是一道道难关——有了3D立体显示器,还要有3D电视内容作为支撑;有了3D视频转换格式,还要有技术标准作为规范依循;有了市场的契机,还要有大众消受得起的价格。
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的工程副总裁Wendy Aylsworth曾说过,“高清花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才进入平常的家庭中,但我希望3D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如她所言,3D电视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3D产业的快速崛起,将为包括显示器、处理芯片、软件方案、消费终端及内容制作等在内的3D产业链行业带来更多商机。
国内外电视商试水3D领域
近年来,3D显示技术成为了各大电视厂商继液晶显示技术后的下一代研发方向。正如当初的彩色显示器代替黑白显示器、液晶替代CRT一样,3D立体显示技术代替平面显示将是厂商努力的方向。夏普、松下、三星、飞利浦等厂商目前都已加入3D立体显示技术研究的行列。据韩国一家显示器调研机构预测,未来七年立体显示器将占整个显示器市场的9.2%。
而在国内,随着高清和全高清分辨率电视的普及,3D显示技术也早已暗流涌动,多家公司已在致力于3D显示技术的开发。TCL集团[3.51 0.00%]及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起的中国立体视频产学研战略联盟目前已开始筹备,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我国自有立体视频国家标准的建立,并帮助中国企业在未来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中争取领先地位。
内容和标准是两大难题
电视只是一个必要的媒介。如果有高清频道,但没有高清电视,相当于有米无锅。如果有了高清电视,但是缺失高清电视内容,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3D电视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在市场推出3D电视的基础上,3D内容的创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们虽然能到电影院体验3D电影的乐趣,但相对宽广的电视市场,影视的资源相当有限,而技术和创作成本是重要制约因素。另外,技术标准的制定也是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没有标准可依的市场无章可循、难成气候,并不利于行业竞争。
游戏玩家或成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据媒体分析师预测,在未来的3年里,1/10的电视机将可以显示3D影像。Screen Digest 的报告称,三维立体成像技术最终将成为业界的一项标准,因为它有一项优势:无须专门的眼镜。而推动该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不是电影迷,而是游戏玩家,他们可能更早接触到3D技术。据了解,将3D电视作为公司发展重要战略的飞利浦公司目前正在跟一些制作公司谈相关合作,而游戏厂商率先对此表示兴趣。
3D显示器和内容捆绑或是出路
益田假日广场市场部经理梁祺告诉记者,每年大概只有3部新的3D电影在其影院上映。今年上映的《地心历险记》、《闪电狗》、《大战外星人》等3D影片深受市民欢迎,这侧面反映了3D片源的紧缺。相比电影制作的吹毛求疵,电视剧制作没那么严格,但是3D内容必须不断丰富才会有市场,如前面所述,3D电视和内容创建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目前推广网络电视彩电厂商,他们兼具显示器制造商和网络内容创建者的双重角色。3D或许可参照此模式,但是技术门槛和投入产出比则是留给商家考虑的又一难题。
光学图像转化为数字视频流是实现实时3D显示的关键。摄像机处理速率接近2Gb/s,为每个眼睛提供60帧每秒的视频直播和30帧每秒的视频录像。利用专门设计的电子设备将两个高清视像缝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单个同步的立体数字视频流。
就实质而言,这项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人是通过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存在状态,而在屏幕上,只要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不是一幅图像,整个画面就会立体起来。
但是,在应用中,3D显示却经历了从戴眼镜到不戴眼镜的不同表现方式。最早的色分3D显示技术,即我们所熟知的红绿眼镜,利用光的三原色研发,通过红绿眼镜让某些光只进入左眼,某些光只进入右眼,通过滤光实现3D显示。这种方案几乎没有成本。但缺点在于会丢失画面的红绿色。此外还有一种利用光学原理的偏振式光分显示眼镜。
类似的简单装置都未成为主流,现在大部分家电厂商生产都基于时分3D显示技术。显示器以一定速度轮换在屏幕显示不同图像,观看者的眼镜用一个与发送端同步的开关控制,当左眼图像出现时,左眼的液晶透光,右眼的液晶体不透光;相反,当右眼图像出现时,只有右眼的液晶透光,左右两眼只能看见各自所需的图像,然后在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在中国,之前的863计划专门来制定解决方案,但是,在没有建立整套标准之前,家庭的立体电视依然会很长时间依靠眼镜。据项目组成员表示,这个标准制定至少还要一年时间。目前,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显示屏集中在40寸和46寸,并且主要用于广告传媒行业。
即使仅仅作为显示终端,裸眼可视立体显示技术也仍然有很多不足。裸眼3D显示技术应用仍会受到以下几方面的限制:首先是观赏者的位置,目前裸眼3D显示的视觉角度是120度,如果距离太远,或者角度超出界限,“出屏”的立体感、3D的效果就不明显,但是如果太近人就会有晕眩感(晕眩感产生是因为观看3D影像眼睛对焦方法与平时不同,最早观看3D影像者都会出现反胃呕吐的现象,目前虽然有所改进,但并没有消除)。
目前,产业中权宜解决办法是根据显示屏用途不同,事先进行调节。比如在商场,播放广告的显示屏要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所以立体感的调节就高一些,舒适度一般,反之若用于游戏机,由于需长时间面对显示屏,舒适性就更重要。
其次,光栅立体视频文件由于成像原理和显示方法要求对图像在存储、播放过程中不能采用目前通用的图像格式进行压缩存储,而一个60分钟的光栅立体文件的原始数据量大约为80G,没有更强大的存储技术,光栅立体视频文件的存储、传输和播放将是项艰难的工程。
5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雷达行业协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5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诸多雷达....
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