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华东师大研制出光电转化效率超10%的仿生太阳能电池
发布时间:2008-04-17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716 分享到:

华东师范大学科研人员利用纳米材料在实验室中成功“再造”“叶绿体”,以极其低廉的成本实现光能发电。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有效将太阳光转化成化学能。此次,课题组并非在植物体外“拷贝”了一个叶绿体,而是以自然为灵感,研制出一种与叶绿体结构相似的新型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尝试将光能转化成人类亟需的电能。在上海市纳米专项基金的支持下,经过3年多实验与探索,这块仿生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已超过10%,接近11%的世界最高水平。

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的“三明治”结构——中空玻璃夹着层纳米“夹心”,光电转化的玄机就藏在这层几十微米厚的复合薄膜中。深入其内,纳米“夹心”的“配方”十分独特:染料充当“捕光手”,纳米二氧化钛则是“光电转换器”。为了让染料尽可能多“吃”太阳光,科研人员还别出心裁地撒了点“佐料”——一种由纳米荧光材料制成的量子点,让不同波长的阳光都能对上“捕光手”的“胃口”。只要不断改进“配方”,纳米“夹心”的光电转化效率就能一次次提高。

1991年,《自然》杂志报道了瑞士科学家模拟植物光合作用,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在全光照射下可达7%-8%,这种新型低成本光伏电池很快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电池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廉价的原材料和简单的制作工艺。据估算,染料敏化电池的成本仅相当于硅电池板的1/10。同时,它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即便在阳光不太充足的室内,其光电转化率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另外,它还有许多有趣用途。比如,用塑料替代玻璃“夹板”,就能制成可弯曲的柔性电池;将它做成显示器,就可一边发电,一边发光,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当然,要大规模推广应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还存在一些有待攻克的“弱点”。下一步,科学家们将着手解决此类电池效率随面积放大而降低的难题,同时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等。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舜宇光学与歌尔光学换股合作携手布局XR光学

换股完成后,宁波奥来将持有歌尔光学约30.00%股权以及宁波舜奥及宁波舜承将合共持有歌尔光学约3.33%股权。....

10-10

人民日报聚焦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加速迈向千亿级

长春市在光电信息领域积极谋划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承载空间,加速建设长春新区、经开区、汽开区、净月高新区和中韩示范区“4+1”产业核心区。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突破一批....

10-10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