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人员来到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采访了中科院科技人员自主研发的将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一代激光显示项目。中国工程院许祖彦院士、光电研究院副院长王宇研究员、毕勇研究员等向新闻中心人员介绍了激光显示项目的情况。
激光显示是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数字显示后的第四代大色域显示技术。激光显示颜色绚丽,颜色表现能力是平板电视的2-3倍;其寿命是平板电视光源的10倍以上;其生产过程是环保的,没有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此外,激光光源的核心器件是由半导体材料和人工晶体材料构成,目前国际上半导体激光器的电光转化率超过75%,我国在人工晶体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科研水平在国际上处于先进行列,因此激光光源的核心器件的成本优势市场潜力巨大。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研究员为代表的科研团队依据显示技术发展史,高度敏锐地判断出激光显示技术的历史地位,看到其重大战略意义。在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中科院优势研究单位长期开展相关研究,攻克了大量技术难关,成功研发出一系列科研产品。2006年1月,他们的科研成果通过信息产业部、中科院组织的联合鉴定,被评价为“整体技术国际先进,关键技术指标世界领先”。此次采访报道已在3月24日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
2002年,在物理所许祖彦院士研究小组取得成果的基础上,2005年光电院由曹健林院长组织,在许祖彦院士的指导下,联合物理所、理化所、长光所、光电所等院内优势单位共同研制大屏幕激光显示原理样机,并积极寻求产业化合作。2007年5月25-29日,大屏幕激光显示作为中关村奥运应用项目,参加了第十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得到了公众和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在大屏幕激光显示奥运应用的项目立项后,我院的大屏幕激光显示技术人员以及中视中科公司的市场、工程人员精诚合作,发扬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精神,立志为2008年北京奥运增光添彩。在经历了两百多个科研的日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和工程难题,获得了大量知识产权的积累后,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激光显示前投影设备,并于2007年8月10日正式安装进奥运大厦。在奥组委技术部人员的协调下,在系统供应商以及其他单位的支持下,全体人员紧密配合,经历了六个不眠之夜,完成了设备安装、布线工作,完成了设备的效果最优化工作,完成了设备与外部数十路摄像机、计算机、电视等信号的无缝切换工作,保障了8月17日至20日“好运北京”测试赛的顺利进行。
“好运北京”测试赛结束后,奥组委指示,光电院的大屏幕激光显示技术人员以及中视中科公司人员组成的工程技术团队还将继续承担保障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为了更好的提高设备的显示效果和可靠性,工程技术团队还要会同系统集成商等其他单位,再接再厉,完善激光显示前投影设备内部、外部的工程技术工作,努力成为科技奥运的一大亮点。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登联合发起,旨在挖掘更多具有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优秀初创企业。本次评选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
04-23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更具颠覆性的“3.0时代”。光经济至此完成了从辅助工具到独立经济形态的蝶变——它不再依附于其他产业,而是....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