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我国企业采用自主研发的物理提纯法产出99.9999%的多晶硅
发布时间:2007-10-17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707 分享到:

上海科技头脑与河南当地资源成功嫁接,打通了国内太阳能产业一大瓶颈。记者获悉,沪豫共建企业基于上海自主研发的物理提纯法,产出99.9999%以上纯度的太阳能电池硅产品,电耗和水耗分别只有“西门子化学法”的1/3和1/10,不仅使我国有了太阳能基础材料的高地,还首次实现了对日、德等原进口国的出口,确立了在国际光伏产业链上的地位。

太阳能是全世界的“朝阳产业”。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由目前不足10万千瓦增至40万千瓦,2020年达220万千瓦,发展潜力大。该产业的基础材料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则是高纯度多晶硅;但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依赖从德、日等国进口。由于近年来全球多晶硅市场呈供不应求之势,进口不但价格抬高,并且颇多限制。

沪上科技人员从2004年起展开此项攻关。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纯度,要求远远高于99.9%:以“N”代表小数点后“9”的数量,须在4N以上。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德国“西门子化学法”提纯,纯度虽高,但能耗大,也不环保。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高文秀等组成团队另辟蹊径,发明了一种“物理法”进行提纯,纯度也达4N以上,一举打破技术垄断。部分样品经日本方面测定,纯度高达5N至6N。

跨地域的产学研之路,使实验室成果在适宜的土壤上迅速产业化。作为硅矿富国,国内却长期以低价出口初级原料,又以高价进口高纯产品。在河南南阳方城县境内,探测到硅石储量达5000万吨,原材料等着精加工。沪豫两地正好优势互补,在当地共同成立迅天宇科技有限公司,建厂数月就制出成品,生产成本仅是国外的1/6。不仅国内太阳能企业纷至沓来,日本三菱、板和兴业株式会社及瑞士AG太阳能等企业分别组团来访,达成了长期供货合作意向,产品现已出口日本、德国和瑞士。该项目先期计划年产2000吨,相当于国内市场需求一半,国际市场份额也可望成倍递增。

这种“头脑与资源对接”的国内合作正在不断深化。中科院院士褚君浩透露,上海技术物理所与河南迅天宇均是即将成立的上海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重要成员,将继续完善多晶硅提纯技术。该中心作为浦东科技园首批启动项目,整合了上海及外地十多家高校院所,以及深圳德维森、上海光驰等企业,产学研三方将不断形成相关自主知识产权,逐步确立对太阳能产业具有重要影响的研发基地。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登联合发起,旨在挖掘更多具有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优秀初创企业。本次评选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更具颠覆性的“3.0时代”。光经济至此完成了从辅助工具到独立经济形态的蝶变——它不再依附于其他产业,而是....

03-27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