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富士宣布对数码相机业务进行全面调整整合,核心是将整机生产全部转移到中国大陆,将CCD生产部分工序外包。
为了最大限度的缩减生产成本,日本富士公司近日宣布将把旗下数码相机生产全面迁至其位于中国苏州的生产工厂。而当家的CCD制造,也将交予东芝完成,并在日后与东芝共同进行感光元件新技术的开发。
富士认为,这样做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生产成本的最有成效的缩小,以便提升自己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全部工作完成之后,富士将卖掉其原本位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的所有土地及厂房。中国目前几乎已经吸引了全世界所有著名的影像企业前来设厂,低廉的生产成本加上已经成熟的代工体系为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富士预测数码相机领域的竞争将更激化,将以据点统合及新公司成立等来进行组织,人员,设备的瘦身化来应对措施包括:数码相机的生产将全面移交中国工厂(苏州市),来强化成本竞争力。同时,晶圆工程等的CCD生产的前工程将委托东芝,目的是期待利用富士的研发力和东芝的技术力的优化组合,来提高蜂巢式SUPER CCD 的开发速度和高性能化。
随着数码相机生产的移交中国,位于日本宫城县黑川郡大和町的日本国内制造公司FUJIFILM Photonix CO. Ltd将于2008年8月解散同时,由于CCD生产前工程的委外位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泉区的土地及建筑物将卖给日本村田制作所公司。
生产工厂的专业并不意味着对产品质量的放松,富士此举将推进公司机的能强化和效率的提高。并将数码相机的开发、供应、质量保证的机能将集中加强。还将专门设立一家负责售后服务、生产技术强化、CCD生产后工程的新的子公司。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富士的国别色彩将越来越淡,富士(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就成地道的中国公司。
富士超级CCD的发展历程
富士虽然没有索尼那么雄厚的CCD研发实力,其CCD的研发历程也没索尼长,但它的超级CCD却有着非常独特之处。
富士的超级CCD(Super CCD)技术发展于1999年。直至今天为止,市面上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采用的都是矩阵式CCD做传感器,这种CCD的缺点是像素与CCD的面积产生了矛盾,因为要提高影像质量就必须增加CCD的像素,因此在CCD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像素就意味着要缩小像素中的光电二极管。我们知道单位像素的面积越小,其感光性能越低,信噪比越低,动态范围越窄,因此这种方法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分辨率,所以,如果不增加CCD面积而一味地提高分辨率,只会引起图像质量的恶化。但如果在增加CCD像素的同时想维持现有的图像质量,就必须在至少维持单位像素面积不减小的基础上增大CCD的总面积。而直至今天为止,更大尺寸 CCD加工制造都还比较困难,成品率也比较低,因此成本也一直降不下来,这一矛盾对于CCD而言是难以克服的。在1999 年时,富士公司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研制出了第一代超级CCD。超级CCD采用八角形的光电二极管和蜂窝状的像素排列,这样就大大改善了每个像素单元中的光电二极管的空间有效性。其像素按45度角排列为蜂窝状后,控制信号通路被取消,节省下的空间使光电二极管得以增大,而八角形的光电二极管因更接近微透镜的圆形,从而可以比矩形光电二极管更有效的吸收光。光电二极管的加大和光吸收效率的提高使每个像素的吸收电荷增加,从而提高了CCD 的感光度和信噪比,因此,相对于有同样数量像素的传统CCD而言,它有更高的灵敏度、更高的信号噪声比和更广泛的动态范围;
2001年,第一代超级CCD荣获了授予CCD的固体摄像元件优秀研究成果的 “沃尔特.科索诺基奖”;
第二代超级CCD诞生于2001年。它的像素数比第一代超级CCD提高了很多,噪音也大大降低,拍出的图像锐度更高。这项技术获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在图像品质和细节方面做出了突破;
第三代超级CCD诞生于2002年,它以实现ISO1600和以30幅每秒的速率拍摄VGA电影为特征,采用了新的图像处理算法和芯片技术;
第四代超级CCD诞生于2003年。2003年年初,在英国,富士在举办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有关Super CCD SR/HR技术的内容,这也是 Super CCD技术的第四代衍生产物。在2003年3月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PMA 2003年的展会中,富士公司则展示了其应用第四代 Super CCD技术的数码相机—Finepix F700。它的问世宣布了富士的第四代Super CCD技术正式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全新的Super CCD SR技术的SR含义在于“Super Dynamic Range”,这种技术可以在现有的传统CCD技术上提升两倍甚至更高的动态延伸效果,Super CCD SR的概念是在CCD传感器的表面每个微透镜上都带有两个光敏二极管,其中一个负责捕捉较为敏感的黑色以及正常光线标准下的信号,而另一个则负责捕捉亮度更高的区域部分信号,两个光敏二极管分别捕捉的光信号再通过相机合成为一张完整的照片,从而提供了超越普通CCD多达二档光圈的惊人动态响应。
Super CCD SR技术将CCD的动态范围扩展到了接近普通传统负片胶卷的水平,意味着装备富士Super CCD SR技术的数码相机按光线极弱或极强的环境下都可以拍摄到清晰的画面。富士认为现有的负片技术是由多层不同标准感光实现的,并且还能够提供非常广的动态延伸范围,而Super CCD SR技术也正是针对这样的效果进行设计的,并且效仿负片的感光方式通过两个光敏二极管提供不同的感光标准。
富士的Super CCD技术从诞生到现在一直都是褒贬不一的,实际一点地说Super CCD能够实现成像像素的有效提高,但是在细节表现和成像效果上一直遭到专业眼光的怀疑和贬低。富士全新的Super CCD SR技术在很大一方面就是针对现有的Super CCD 技术进行的修正和补充,有效提高成像像素的同时在细节和成像质量上加以优化,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日以挑剔的需求。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登联合发起,旨在挖掘更多具有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优秀初创企业。本次评选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
04-23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更具颠覆性的“3.0时代”。光经济至此完成了从辅助工具到独立经济形态的蝶变——它不再依附于其他产业,而是....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