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关键技术被德国等国家掌握,我国使用的类似系统主要依赖进口,成本昂贵,每台需要20万元左右。微系统中心实验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自去年起,重庆大学开始着手研制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突破了设备的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该仪器只有普通公文包大小,却能完全实现目前大型红外光谱设备的核心功能,丝毫不影响检测结果,只需要2万多元,大大降低设备成本。
目前重庆大学正在着手二期产品的开发,预计在年内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合作,着力将该成果全面推向产业化。
水库的水质是否超标?蔬菜基地所用农药是什么成分?这些检测已不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现场马上就能完成。昨日,记者从市科委获悉,属国内首创的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由重庆大学微系统中心研制成功。
据介绍,目前食品卫生安全、环境有毒气体以及水资源污染等领域的检测,主要是使用红外光谱仪系统,运用红外光谱法对有机物质进行分析检测。传统的光谱仪体重达1吨多,需要专人从现场取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几天后得出结果,相对滞后的检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的进一步研究。
更多红外技术资讯,请进入技术交流论坛:bbs.coema.org.cn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登联合发起,旨在挖掘更多具有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优秀初创企业。本次评选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
04-23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更具颠覆性的“3.0时代”。光经济至此完成了从辅助工具到独立经济形态的蝶变——它不再依附于其他产业,而是....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