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成功研制成功分子光动力控制释放纳米器件
发布时间:2007-09-11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586 分享到: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成功构筑了分子光动力控制释放纳米器件,该纳米器件有望在医学诊断、药物输送、化学过程控制与检测等方面获得应用。该工作为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祝迎春与日本AIST研究结构研究员Fujiwara Masahiro共同协作完成,研究工作作为“Hot Paper”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2007, 46, 2241-2244,2006年影响因子10.232)上,并已申报专利一项。
 
    分子材料由于尺寸微小,分子运动在宏观环境下通常难以产生有效的作用,但在纳米尺度的微器件上,如在纳米孔的微小空间内,分子运动足以主导纳米空间内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偶氮类化合物能够发生快速、稳定、连续可逆的光异构化运动,如果将其分子的一端固定,该分子的另一端将围绕N-N键发生旋转-翻转运动。在紫外光作用下,偶氮化合物反式结构异构吸收紫外光转化为顺式结构,可见光或加热条件下则由顺势结构变为反式结构,在紫外-可见光的同时作用下,偶氮分子将发生连续的旋转-翻转运动。研究人员合成了偶氮苯类化合物N-(3-triethoxysilyl)propyl-4-phenylazobenzamide,并通过-Si-O-键将该分子的一端固定于介孔壁,介孔内的偶氮分子在紫外-可见光的作用下,通过调节光源能够有效控制介孔内胆固醇分子的释放速率,并实现了胆固醇的快速释放。通过在介孔口部进一步组装具有光控开关分子,构筑了具有光控开关功能、光动力控释功能的纳米存储器件。
 
    研究表明,通过化学方法能够将功能分子与纳米结构组装为一体,实现纳米器件的多功能化;通过光化学反应机理,在紫外-可见光的作用下控制纳米装置的各个部件,从而完成特定的功能。该工作对探索纳米科技新的研究方法与实验技术,建立新的纳米体系,探讨纳米材料与器件的多种可能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登联合发起,旨在挖掘更多具有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优秀初创企业。本次评选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更具颠覆性的“3.0时代”。光经济至此完成了从辅助工具到独立经济形态的蝶变——它不再依附于其他产业,而是....

03-27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