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多通道位置独立可调滤光片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07-09-11    来源:统计整理   阅读次数:869 分享到: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少伟博士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研究的多通道位置独立可调滤光片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应用物理快报》上(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0, 211113 (2007))。
 
     王少伟博士提出一类基于分形结构的多通道滤光片(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024250.4),其中各个通道位置都可独立调节,因此可以设计制备出通道位置分别与特定波长对应的多通道滤光片,比如光通信的1.30m和1.55m两个波长,或闪电探测的777.4nm和868.3nm两个最强特征峰。通过简单 的分形规则,就可以轻易地获得通道位置独立调节的双通道、三通道甚至更多通道数的滤光片,克服了传统多通道滤光片通道位置无法独立调节的困难。王少伟博士通过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从实验上证实了上述设想的可行性。Applied Physics Letters审稿人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研究结果发表后,很快被转载到专门用来介绍国际前沿研究焦点领域的最新一期Virtual Journal of Nanoscale Science & Technology上。
 
       多通道滤光片由于可以同时获取多个特定通道的信号,因此是波分复用(WDM)等光通信领域中的重要光学元件之一,同时也是闪电探测和遥感等领域的重要光学元件之一。这类滤光片可以在保持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高的信噪比,因此可以在简化仪器结构的同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系统的信噪比,为仪器的微小型化、轻量化和提高分辨率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然而,传统方法设计的多通道滤光片各通道之间都是相互关联、无法独立调节的。如果无法独立调节某个通道的位置,就难以设计制备出特定通道位置的多通道滤光片,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厦门成立高校光电显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推动高校与产

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将致力于推动“两个融合”:一是以产业需求为牵引,通过一体化推进、全链条服务、全要素支撑,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瓶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

07-18

清华大学黄翊东团队在微纳光电子领域实现全链条突破

黄翊东带领的微纳光电子芯片科研团队始终锚定原始创新,聚焦“产学研用”堵点,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在光电子芯片领域蹚出了一条自主可控的突围之路。....

07-15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