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奥普光电冲击卡脖子问题续写光学传奇
发布时间:2024-04-10 14:38    来源:搜集汇总   点击次数:23728 分享到:

光学领域的“八菜一汤”在这里诞生

在“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中 建立功勋

60多年来 这家企业作为光电行业的领跑者  坚持独立创新 

在这片“追光逐芯”的热土上 一批批怀抱科技报国信念的技术人才

为打造光学“中国芯” 持续奋斗

……

走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解读企业“追光逐芯”的故事。

提起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还要从60多年前说起。

1958年,奥普光电的前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实验工厂成立,这是一家在中国光电科技发展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企业,公司持续深耕光电测控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实验工厂是奥普光电的前身,它在中国光电科技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承担着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在这里曾诞生了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等一系列“中国第一”。

从1958年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实验工厂成立  到2001年

长春光机所和广东风华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东联合组建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企业

再到2010年 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奥普光电已经走过了数十年的风雨历程

目前,奥普光电拥有近2000台/套先进的精密机械、光学加工设备和检测仪器,具有国内一流的光学精密机械与光学材料研发和生产能力,是国内光电测控仪器设备的主要研发及生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奥普公司的光电经纬仪光机分系统、航空/航天遥感器光机分系统等主导产品,均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多种产品成功应用于“神舟”“天宫”“天绘”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

走进奥普光电,时隔数十载,“光学玻璃汤”的火焰依然炙热,创新精神持续在一代代奥普光电人中延续,应用于航空航天的纳米级光学产品正在研发中……

实业报国  不惜一切代价造出中国芯

多年来,奥普光电一大批大国工匠,积淀形成了公司文化内核中的军工理念和工匠精神,有着一股干劲和拼劲。

2022年,奥普光电接到国家重大任务,为了解决一种产品核心芯片受制于人的问题,组成科研团队,将产品涉及到的芯片全部实现国产化。

而要做到对产品一点点迭代且难度重重,再将原本1年的工期压缩到3个月内完成,更是让科研团队压力巨大。

“硬骨头也要啃!”参与该项工程的项目部经理王安勇回忆,当初接到这个任务时,大家深知重要性,精神压力比较大。但是,一种使命感促使大家干劲十足, 三个月不离厂,硬是啃下了这个“硬骨头”。目前,该款产品实现了市场化。

“奥普光电的技术人员,除了对专业领域的热爱和执着,心中还有一份国家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嵩介绍,技术人员王方雨就曾在实验室连续工作一周,由于过于专注做实验,被别人无意中锁在了实验室,竟全然不知。

“也正是科研人员的这股家国情怀、创新突破的拼劲,使得奥普光电在光电测控领域,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赵嵩感慨道。

自强自立 龙头企业引领跨越式发展

在奥普光电向前发展的征程中,每一步都坚定有力,而2010年,是最具里程碑的一步!

2010年1月15日,奥普光电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以来,随着军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防光电测控仪器装备需求的提升,奥普光电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推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发展。同时,积极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吉林省、长春市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来,奥普光电作为项目牵头承担单位,相继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04重大专项1项、省级科技发展计划5项。

那么,几十年持续走在行业前沿,奥普光电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是: 攻克难关。

“我们一直在创新,我们科研攻关的就是‘卡脖子’项目。”赵嵩表示,近几年,公司研发投入占当年营收比例均超过8%,高额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进而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谈及在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赵嵩坦言:“人才,还是人才,最紧缺的就是人才!”

光电测控领域,技术更新迅速,关键技术瓶颈,需要不断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近几年,省市出台了很多支持光电企业和光电企业人才的政策,同时,企业指定了优才计划,近三年,通过优才计划,引进27人。

目前,奥普光电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研发队伍,主要包括以3名中科院院士为核心成员的高级顾问团队,以8名研究员为主的核心技术团队,50余名研发技术人员及40余名工艺技术人员。这支队伍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能够针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有针对性的研发工作,这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

此外,公司还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共享技术成果,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国际视野  国产光电技术比肩世界  在风雨中磨砺,在泥泞中“练筋骨”。

如今, 奥普光电已经形成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其产品和服务已经深入到了光电测控仪器设备、新型医疗检测仪器及光学材料等各个领域,创新能力强劲!

“目前,我们光学加工能力达到了纳米级别,机械加工能力达到了微米级别,正在向亚纳米级精度挑战。”赵嵩自豪地说。

乘着吉林省重点发展光电企业的东风,从制造到芯片设计,到碳纤维复合材料,沿着专业领域一直拓展产业链,在奥普光电体现得淋漓尽致。

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强大的综合优势、丰富的产品线和精准的市场定位等优势,奥普光电发展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随着国家对光电产业的需求不断增长,奥普光电通过收购和参股等方式,积极布局多个下游领域,并打造光电园区,光学检验平台,为长春市光电赋能,促进同类光电企业快速成长,为吉林光电集群发展、打造“光谷”贡献力量。

同时,与参股公司深度合作,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技术优势的全国产化相机,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

工业相机是制造业领域常见的重要设备,国外行业发展十分成熟,产品经过数次迭代,已经可以很好地适应国内的生产要求。
对于国内需求企业来讲,这就足够了。
然而在国内,工业相机的制造就像是一道疤一样不愿被业内提起。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无法生产这一产品,而技术难题和巨大投入无疑是企业的最大顾虑。
可这一步,总要有人迈。
2022年,奥普光电与参股公司长光辰芯联动,研发出全国产化工业相机,打破国外垄断,成功实现全部零部件国产化替代。
近几年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持续增长。

奥普光电在光电测控领域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综合优势和技术实现能力。拥有“光机电”一体化设计、加工、装调、检测的全面技术。在产品方面,奥普光电主导了国内国防光电测控仪器设备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在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多种产品在“神舟”“天宫”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发挥作用。
此外,公司还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包括以3名中科院院士为核心成员的高级顾问团队、以8名研究员为主的核心技术团队和50余人组成的质量检测团队。
冲击“卡脖子”问题,助力国货突围,用专注、耐心、匠心换取专长、极致、突破。奥普光电的传奇还在续写,它将迎着“光”的方向,勇毅前行。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英田光学星间激光通信终端飞天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日12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

04-02

蓝思科技将赴香港上市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布局

蓝思科技此次赴港上市,不仅是为了筹集资金,更是为了加速海外生....

03-28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