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会员单位英田光学荣登“2022年度南京市培育独角兽榜单”
发布时间:2022-08-05 10:20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次数:2665498 分享到:
8月2日,由南京市政府主办的“2022年度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布会”在江北新区举行,会议揭晓2022年南京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榜单。榜单重点关注企业的创新力、影响力、产品实力、未来发展力等多个指标。经过层层筛选,最终535家企业脱颖而出,其中独角兽企业17家,培育独角兽企业187家,瞪羚企业331家。英田光学着为高成长性企业,凭借持续创新技术实力,脱颖而出,一举冲上“培育独角兽”榜单,获得权威认证。

独角兽企业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代表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方向,以及科技转化为市场应用的活跃程度。“培育独角兽”企业是新赛道的开拓者,具有爆发式成长、颠覆式创新的特征,是新经济下高成长、高发展、高价值企业的象征。


近年来,英田光学高速发展,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凭借硬核出色的技术推动空间激光通信装备产业化,已为多家科研院所及高校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此次荣登“2022年度南京市培育独角榜单”,是政府、行业对英田光学创新能力、成长速度、发展模式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英田光学将以此为契机,加速以自主创新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化,用“独角兽”的速度奔跑,发挥创新创造示范作用,未来,英田光学还将持续汇聚更磅礴的创新力量,为国家卫星互联网建设助力!

相关资料
英田光学是一家已经创立18年、致力于提供精密光学系统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据公司总经理周子元介绍,英田光学这些年不仅参与了火星车相关镜头的光学元件研制,还参与了天问一号星敏镜头研制,承担了海洋二号、实践十三号、嫦娥五号探月工程等多项国家重点国防工程的光学元件、光机电系统、空间激光通信天基终端和地面站的配套任务。

2021年祝融号的“火星之旅”,英田光学承担了火星车前避障相机和导航相机镜组的制造。看着火星车传回来的火星清晰影像,作为参与该项目主要工作的整机事业部副部长李民益和整机事业部结构工程师、总装车间副主管刘海东都感到非常高兴。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起步虽晚,但起点高、跨越大,与之前其他国家分几次完成不同,从立项伊始我们就瞄准当前世界先进水平确定任务目标,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环绕、着陆、巡视探测”3大任务。而在这3大任务中,业内会用“黑色七分钟”来形容整个“落火”过程。着陆为什么这么难?主要还是因为角度和时延。因为天问一号探测器要以合适的角度切入火星大气层,角度太小则无法进入大气层,角度太大又会被大气层过度加热而烧毁,在再入、下降与着陆过程中,探测器要在7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将时速从约每小时2万千米降至0,实现软着陆。此外,从地球传信号到着陆器还有十几到二十分钟的延时,远大于7分钟,这就意味着降落全程的所有动作都需要着陆器自己完成,这对软件和硬件要求极高。

在2021年祝融号火星着陆的过程中,英田光学参与研制的避障镜组就会发挥火星车“眼睛”的作用,需要尽可能广视角、高清晰地去观察火星表面,选择最合适的着陆点,对有石头、坑洞等地段选择主动避开,然后调整到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后着陆,着陆器会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超过1000个技术动作,而这一系列动作对避障镜头观察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随着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英田光学研制的导航相机也开启了工作模式。它将和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载荷一起,对巡视区开展详细探测。据介绍,导航相机绝对称得上是“明察秋毫”,它的成像距离在0.5米以外乃至无穷远,工作原理和人的眼睛相似,可以获取3D立体影像数据。

为何信心足,“微米级”研测确保万无一失
既然火星车的“眼睛”如此重要,那么考虑到火星上复杂难测的条件,工程师们是怎样保证“万无一失”的呢?

“从接手工作到设计研制和反复测试,历经了近两年的时间。”刘海东告诉记者,和以前常规的镜头不一样,这次是为火星车定制的镜头光学元件,因为火星的特殊空间辐射、极致的冷热温度交叉变化、复杂光照等环境特点,要求从光学设计到结构设计,再到装配集成及性能测试进行一步步技术攻关,“研发期间基于环境适应性模拟了一次又一次的高低温、耐腐蚀、抗变形等方面的模块试验以及材料的筛选,不断进行迭代更新。”

除了要做好极端环境模拟试验,在镜头的各环节加工工艺上,也对英田光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星车镜头要求的参数都非常小,很多指标都是以微米级来考虑。”李民益补充道,不过也正因为这样,使得工差极小,让它比一般镜头在抗变形、抗震动方面要好很多。

祝融号着陆成功并已经开始火星表面巡视,避障相机和导航相机工作正常,一幅幅珍贵的火星影像正陆续传回地球,这让英田团队感到十分自豪,“这等于给了我们一个肯定,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满怀信心地往前走。”刘海东说。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英田光学星间激光通信终端飞天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日12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

04-02

蓝思科技将赴香港上市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布局

蓝思科技此次赴港上市,不仅是为了筹集资金,更是为了加速海外生....

03-28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