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族激光接连发力,在全国各重要区域接连布局。
12月14日大族激光新增一则对外投资,投资企业为大族激光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大族激光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8日,法定代表人为黄祥虎,注册资本为5000万美元,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园区管理服务等。该公司股东包括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持股比例未公示。
12月1日,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族激光”)新增对外投资,新增投资企业为深圳市大族利美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比例100%。
据显示,深圳市大族利美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1日,法定代表人为董育英,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为机械设备销售;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销售;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销售等。
10月12日,大族激光华东区域总部落户张家港市,大族激光华东区域总部基地项目、新能源装备项目、高功率激光装备项目签约,在全国各关键区域陆续完成新布局。
10月21日,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汉盛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500万元,法人代表为吕启涛,总经理为郭召永。汉盛制冷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制冷、空调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等。制冷系统是激光设备、激光器维持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10月25日,宜宾大族新能源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王瑾担任法人。实际上,早在9月22日,大族激光便发布了拟在四川省宜宾市投资建设大族激光新能源智能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的公告。该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5亿元(一期投资5亿元,二期投资10亿元),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装备业务在西南地区的布局,满足公司未来新能源动力电池装备业务的产能需求。
9月24日,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大族光浦科技有限公司及深圳市大族光聚科技有限公司。
大族光浦由大族激光100%控股,法定代表人为陈焱,李建担任总经理,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光电子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测量仪器销售。光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光学仪器制造;电子测量仪器制造。
大族光聚由大族激光100%控股,法定代表人为陈焱,肖俊君担任总经理,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销售;光学仪器销售;金属工具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光学仪器制造;金属工具制造。
9月15日,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深圳市大族超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在龙奥大厦签署《大族激光切割(济南)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进区协议》。
9月13日,大族激光成立了大族精诚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建安,注册资本1.3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等。
9月2日,大族激光控股子公司大族数控过会,即将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对大族数控而言,分拆上市有利于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作为大族激光PCB应用领域专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平台,大族数控独立上市并通过上市融资增强资金实力,能够支持大族数控持续研发和经营投入,提升PCB全制程专用设备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4月25日,南通大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祥,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大族激光(002008)全资子公司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
1月25日,大族激光公告称,为适应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加快推进精密加工设备及机床自动化业务市场化、产业化的进程,大族激光拟与公司部分高管及核心技术骨干等投资方共同发起设立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大族机床科技有限公司(最终以工商登记机关核准的名称为准),注册资本1.2亿元。本次成立新公司,大族激光出资1.03亿元,占大族机床股份86%。
大族激光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9.30亿元,同比增长34.67%,实现归母净利润15.00亿元,同比增长47.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67亿元,同比增长58.73%;2021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44亿元,同比增长20.15%;实现归母净利6.12亿元,同比增长54.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9亿元,同比增长70.31%;超市场预期。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成果是大族激光建司以来首次三季度破百亿,且直接达到去年全年水平(119亿)。
大族激光1996年成立于深圳,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激光、机器人及自动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经过二十余年持续技术革新,已成为全球激光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在产业链垂直整合方面,大族激光通用元件及行业普及产品事业群负责激光器、控制系统、振镜和冷水机等主要器件的研发、制造,在核心器件激光器方面,公司在2017年收购加拿大Coractive80%股权,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在特种光纤和光纤激光器领域的技术能力,目前公司在光纤激光器方面处于行业最前沿。
通过垂直整合,公司核心器件不仅可以满足自身设备需求,未来还可以推向市场独立销售,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在行业横向拓展方面,公司的产品先后切入3C电子、LED、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行业,围绕激光领域核心能力不断满足更多下游行业的创新需求,致力于建设先进装备行业平台型领袖企业。
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高端制造加工设备,包括小功率加工(含消费电子)、大功率加工、显示及半导体、新能源以及PCB等相关设备。设备上游器件目前主要内部自用,未来将逐步推向市场,实现独立销售,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驱动因素。从历史趋势来看,公司业务受到下游周期性影响。复盘公司历史业绩,公司整体收入呈现典型的多周期共振特点,受到宏观驱动的激光设备周期、PCB产业扩产周期、大客户新产品周期以及新兴产业扩产周期影响。
从业务结构来看,随着公司在新兴领域多点开花,有望进入快速成长前夜。2021年以来公司业绩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在动力电池、PCB、显示面板和半导体等多个下游行业获得大幅增长。公司业务结构持续改善,对消费电子大客户依赖变小,周期性影响有望减弱。随着公司在新能源、PCB、半导体、极限制造等下游行业多点开花,公司营收及盈利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
公司在2021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重新梳理了自身的业务架构,并建立管理决策委员会对各个事业群进行统筹管理,董事长高云峰先生亲自任管理决策委员会主任。公司将主要业务分为三大事业群:通用元件及行业普及产品事业群、行业专机事业群、极限制造事业群,并建立公共资源及服务平台支撑三大事业群发展。在事业群基础上,公司对每个产品线重新进行战略梳理,目前有超过100个产品中心。向各中心放权并差异化考核,进行扁平化管理,使得公司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
通过深化组织架构改革,公司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激光+X”战略目标,不断拓展新的行业应用和场景,推出有技术优势的行业专用设备和新场景应用设备,打造平台型企业。一方面,公司业务范围从产业链下游的设备集成商拓展到上游设备核心器件领域,通过垂直一体化提升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公司基于激光核心能力不断切入新的应用领域,通过横向拓展持续开拓新增长极。多个行业的横向突破是公司核心能力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延伸。
行业专机业务产品覆盖下游包括:消费电子、PCB、显示面板、动力电池、光伏、LED、半导体等行业;极限制造业务产品覆盖下游更为广泛,包括:工程机械、建设机械、汽车配件、厨卫五金、电子电气、智能家居等行业。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产品的激光设备及自动化产品型号有600多种,产品品类齐全、综合技术优势显著,可以为客户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同时,公司经过20多年发展,沉淀了3万个规模以上的工业客户,具有强大的客户资源优势,有利于公司深度服务客户实现多维度、平台型价值。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