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有研国晶辉:争做红外材料产业“领头羊”
发布时间:2021-11-19 15:54    来源:廊坊日报   点击次数:708 分享到:
一根矿泉水瓶粗的红外锗单晶,经过车间U型流水线的分割、滚圆、切片、铣磨、研磨、抛光、镀膜……就变成一片片光滑的、如眼镜片大小及薄厚的圆形红外锗单晶镜片。这是11月5日记者在有研国晶辉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国晶辉”)车间看到的一幕。

图为廊坊开发区有研国晶辉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精加工单点车床前加工锗镜片。

有研国晶辉和有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有研光电”)同是有研科技集团的下属企业有研新材的全资子公司,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同时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根据有研集团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有研国晶辉正启动吸收合并有研光电的程序,助力企业发展。

有研国晶辉于2011年组建,前身先后为有研总院锗研究室、红外材料研究所和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红外光学材料、光学元件的研发及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兵器和船舶等领域红外成像探测及制导武器系统的窗口、头罩、透镜等光学部件的制造。

有研国晶辉是我国红外光学材料和先进半导体材料的主要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拥有国内先进的红外锗单晶、低位错锗单晶、CVD ZnS、CVD ZnSe、硫系玻璃、光纤四氯化锗生产线,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居于国内市场领先地位。我国第一粒金属锗、第一根大直径红外锗单晶都在这里诞生的。其生产的红外锗单晶直径突破350mm,4英寸低位错锗单晶已经实现工程化应用,完成国家关键核心攻关目标,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填补了大尺寸红外成像和空间太阳电池衬底材料的国内空白。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大尺寸多光谱硫化锌红外材料,攻克了大尺寸、宽光谱、高光学均匀性红外材料制备关键难题,极大促进了国内红外光学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大尺寸ZnS红外光学窗口材料市场占有率超过90%,在国防军工配套保障、民用智能传感器、车载辅助驾驶系统、智能安防等行业发挥着推动作用,实现了关键基础材料的自主保障。

在锗单晶生产车间,19台锗单晶炉并列两排,两位工人正在控制台前操作。“这19台全自动单晶炉年产能可达50吨以上,生产规模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据公司副总经理马远飞介绍,车间还拥有8台全自动球面铣磨机、4台金刚石单点车等,基本实现单晶生产、晶体加工自动化,大大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在精加工车间内,金刚石单点车正在进行非球面制作,从操作台屏幕可以清晰地看到金刚石打磨画面。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公司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生产和管理专业人才,在55人的科技人员中,2人享受国务院津贴,正高级工程师7人、博士4人、硕士15人。多年来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拥有核心专利66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马远飞说:“目前我们研发团队正在研究核辐射探测级高纯锗,挑战450mm直径红外锗单晶。未来我们将在红外光学领域继续深耕、整合,打造国内专业品牌,成为国内‘领头羊’,并走向国际舞台。”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英田光学星间激光通信终端飞天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日12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

04-02

蓝思科技将赴香港上市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布局

蓝思科技此次赴港上市,不仅是为了筹集资金,更是为了加速海外生....

03-28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