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协会副理事长李智超两会提案:巩固提升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的战略发展地位
发布时间:2024-03-07    来源:大河报   阅读次数:11759 分享到:
汽车的外观、能源动力、智能网联,AI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超大数据处理解决,元宇宙的发展场景,3D光场全息影像技术……这些领域,都涉及光学光电子技术的应用场景。
电子时代迈向光子时代,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已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产业发展进步的高新技术。
“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可以赋能千行百业,例如构建‘数智光电+’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数智光电+能源、汽车、通讯、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等的产业发展新业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光学元件与仪器分会理事长、中光学集团党委书记李智超称,今年全国两会,他的建议主要围绕巩固提升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的国家战略科技地位,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产业竞争力提供支撑。
光学光电子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的光学光电子技术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从光学感测、成像、显示、照明到光能源、光存储、高速全光网,5G通讯、激光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推动了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地位提升。”李智超表示,他一直在关注科技创新,关注在本行业本领域如何更好地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打开战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在李智超看来,目前,我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发展中,还存在引领性技术不多、产业化程度不高、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创新合力不强等问题。
因此,进一步巩固提升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在国家战略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发展地位,以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焕新产业发展活力为重点,构建“技术+产业”的发展新模式,对加快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今年全国两会,我带来了具体的建议,关于巩固提升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的国家战略科技地位,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产业竞争力提供支撑。“李智超说。

建议巩固提升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的战略发展地位
“第一点,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制度优势,构建开放式创新大平台,激发创新发展活力与动力。”李智超建议,进一步强化相关专业科研院所、高校,与国资央企推动产业发展进步的战略使命与责任担当,协同攻关,加快组织突破关键装备、工业软件与设计软件等关键技术。
同时创新研发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诚信奖惩机制,设立中国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创新产业基金,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改革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与项目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多措并举激发创新活力与动力,有效降低项目课题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投入产出效率效益。
李智超建议,第二点是深化应用场景牵引,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良性互动,催生产业发展新动能、新模式、新业态。
“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活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李智超举例,在装备制造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场景,利用光学感测、成像、显示等技术实现数据信息实时交互;在汽车产业,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在的能源动力与智能网联,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设计制造的光学功能薄膜、智能玻璃、智能大灯、智能光学传感器、AR-HUD抬头显示系统等将得到广泛应用。此外,AI人工智能大模型、元宇宙的发展场景等均有应用。
“第三点是强化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有机结合,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错位发展,共建产业发展新生态。”因此,李智超建议,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规划,制定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激励政策,促进互融互联,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形成分工协作,强链壮群的产业发展合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共同成长共同繁荣。
李智超还建议,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培育顶端人才促进带动创新团队建设,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涉及多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应用技术,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国际化能力要求高。”李智超建议,以国际视野创新教育思维,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强化基础学科教育与基础研发实践相结合,为人才成长打下扎实的理论根底与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创新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产业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

具体视频链接如下:https://news.dahebao.cn/videoshare/video.html?id=d82ec85d52f94a3796b94d12fc515608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增补理事单位、成立专家组、交流会定南阳--光学元件

2023年12月20日,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光学元件与仪器分会第七....

12-29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4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