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主引擎。经过3年多时间的建设和发展,而今这里生机勃发,动力澎湃。
多年来,历届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山西产业结构调整都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煤炭“一业独大”的经济结构尚未根本转变。新一届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总结历史经验、深入分析省情的基础上,明确了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两大战略抓手,一是深化国企改革,一是加快开发区建设。建立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就是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第一突破口。通过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擦亮转型综改这块金字招牌,走好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树立标杆,作出示范。
7月30日,在山西综改示范区阳曲小微企业园,设计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布置超净无尘车间。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全国首家省级激光研究院,研究院由大威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和阳曲园区共同投资建设。一楼之隔,就是厂房。研究院研发出新产品,可以第一时间投入生产。
公司董事长关巍巍五十岁上下,白净儒雅,谈起了创立激光研究院的初衷:“目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一万美元,这是一个十字路口,越过去,三万、五万美元都是有可能的。在工业4.0的时代,前进的动力靠得就是中高端制造业。拿激光产业来说,中高端产品的研发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但激光在工业领域用处又很大,大健康产业、精密仪器制造,从人们熟悉的美容手术到现在很火的光刻机,都需要用激光来完成。把光源的研发方向、制造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激光研究院的重大意义,也是我们刻不容缓建设研究院的原因。”
据了解,大威激光从2014年开始投产,短短几年时间,就占领了国内小功率段射频二氧化碳激光器60%到70%的市场份额,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电子元器件、机械零件、包装印刷等行业。2019年11月,大威激光落户太原,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也在半年内实现投产。6月5日,工业紫外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年产2000台3W至5W固体紫外线激光器,到今年底产值达到1亿元。
关巍巍介绍说,大威激光是生产光源的企业,在激光产业中属于上游产业,目前在山西全省没有客户,但这不影响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只要我们掌握了先进技术,一研发出新的光源,就能填补国内空白,全球各地的订单就会纷至沓来。”如今,大威激光的研究员正会同山西大学教授尹祺巍对一项全固态紫外脉冲激光器进行研究,这种激光器相比于射频二氧化碳激光器,具有波长更短、精度更高、适用材料更多等优势,预计8月底小批量生产,年底形成规模化的产能。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每年毕业的激光相关专业的人才不足百人。激光研究院摩拳擦掌,已经接洽到的意向人员约有10人,这将是激光研究院初期的人才配置。关巍巍说,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而吸引人才无外乎两点,一是待遇,二是从事工作的意义,即成就感,某种程度上后者甚至大于前者。对技术人才来说,挣钱是重要,但攻克科研难题,突破技术壁垒,开发出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才是让人激动和自豪的事情。作为研究院的领军人物,关巍巍成竹在胸。
据悉,目前省内某国企已经在和大威激光洽谈转型事宜,准备从之前的大型机械转型到激光器的应用制造业。“这就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魅力,可以吸引下游产业,最终在太原形成激光产业集群。”关巍巍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