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湖北枝江市电子信息产业园正式开园。当日,园区有6家电子信息企业投产,7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总投资额20.5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光电子核心元器件生产基地,年产值预计可达20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园是以新型光电子核心元器件、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制造产业为主的绿色现代产业园,占地27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整个园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已建成,二期建成后可容纳企业近百家,实现利税8亿元。
电子信息企业从深圳、东莞来到枝江,入驻的企业都实现了智能化。比如华鑫光电以前在深圳生产的摄像头是200万到500万像素,现在在枝江生产的是800万到1300万像素;以前是单摄像头,现在是双摄像头、三摄像头,而且是全景360度摄像头;以前在深圳是6个人管理1台设备,现在在枝江是1个人管理6台设备。目前,园区初步形成从手机镜头、过滤光片、马达、摄像头模组、触摸屏、液晶显示模组到整机终端的产业闭环。
枝江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创造了两个“枝江速度”。一是半年建成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是实行审批手续全程代办,3小时为入园企业办齐所有证照。帮助企业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当好企业家的‘店小二’,确保入园企业家安心工作、舒心生活、专心创业、放心创富”。枝江市委书记刘丰雷表示,枝江将充分发挥园区平台优势,为二期工程谋划好入园项目,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园区,力争5年内将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枝江的支柱产业之一。
2020年4月13日,枝江市城北仙女三路电子信息产业园。温暖的阳光下,一栋栋立方体标准厂房熠熠生辉,成排的汽车摩托车呈现勃勃生机。
产业链完备的园区,复工复产难度更大,因为链条上的每一环都不可或缺——上游不开工,下游没原料;下游不开工,上游产品无法出货。
“送政策、送信心、送服务、解难题”,枝江市采取“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帮助园区企业复工复产,确保产业不断“链”不掉“链”。目前,园区11家入驻企业已全面开工达产。
华鑫光电,园区光电子核心元器件龙头企业,主要从事手机镜头、车载镜头、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光学镜头的研发及制造,什么时候复工牵动着上下游企业的“神经”。
“复工的过程蛮艰难的,但我们挺过来了,现在已经达产。”记者穿上无尘防护服,进入华鑫光电无尘恒温恒湿车间。面对紧张有序的元器件自动组装生产线,总经理杜冯林感叹“来之不易”,对这段特殊“工期”的每一步都记忆犹新。
2月21日,华鑫光电获准复工复产,当天到岗的员工只有20多人,3月上旬,员工增加到200多人,可准备恢复到去年的800人规模时却“卡了壳”。
客户催订单,产能跟不上,杜冯林急得“电话都打爆”。这时,枝江经济开发区派驻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服务秘书”驻场,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复工复产的资料申请、车辆通行证及协调防疫物资的购买等工作。同时,协助就业部门在宜昌市内市外50多个乡镇专场招聘,“点对点”解决招工800余人,协调相关部门为华鑫光电解决100多名员工的住宿舍及就餐问题等。
“疫情过后,电子信息产业必然会掀起新一轮创新浪潮,我们的创新不会止步。”理念光电是华鑫光电的上游企业,总经理何德强抓住这一机遇,正在组织研发部门全力攻关,规划引进全球先进的光学镀膜机,生产红外截止滤光片。
松诺电子高精密手机摄像头马达复产,莱恩光电移动电子设备触摸屏复产,渤森光电显示屏模组复产,首家入驻产业园二期的新途电子液晶显示屏模组试产……目前,枝江电子信息产业园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终端产业链的闭环。园区负责人介绍,随着国家加大对5G建设的投入,园区企业订单随之增加。华鑫光电今年的产值预计突破3亿元大关,理念光电红外截止滤光片在全球的占有率将由原来的30%提升至60%。
今年,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生产订单火爆。随着5G时代的来临,该企业生产的摄像头,从单摄、双摄以及多摄,还有多间距的、微小的、广角的,各种各样的新产品不断推出,新产品的市场占有量不断提升。公司副总经理程西容介绍:“今年,手机镜头市场订单很不错,在第四季度的订单量和去年同期相比翻了近三番,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3、4月份。”
以华鑫光电为核心,枝江形成了摄像头镜头、马达、IR-CUT滤光片、摄像头模组、光学盖板和触摸屏、液晶显示屏等手机产业链,产品进入华为、小米、OPPO等企业供应链,并嫁接出车载触控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等相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