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哈佛大学研发出世界上最小的激光器
发布时间:2009-03-11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543 分享到:
   哈佛大学工程学教授Federico Capasso等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纳米线中,首次产生了激光输出。纳米线材料和制备技术的全球性进展,使科学家能够通过研究从放大自发辐射(ASE)到阈值以上的激光振荡的转变过程,观察纳米线中的激光输出。[1]
       在此之前,研究人员一直难以获得ASE的超线性区域特性与激光振荡的线性区域特性之间的激光阈值。而且,先前的观测也没有测量源于纳米线末端的高度定向光——这是激光的一个重要特性。通过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于室温下在单根氧化锌(ZnO)纳米线中发现了紫外频段的光泵浦激光,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测量。
       采用简单的气相传输技术,研究人员合成了不同尺寸的单晶ZnO纳米线,这些纳米线的长度从3μm到23μm,直径大约从100nm到 375nm。然后他们将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产生的波长为355nm的三倍频激光(重复频率500Hz、脉宽6ns),聚焦为直径100μm的光束,导入单根纳米线中。他们将反射显微物镜与光谱仪耦合,并利用电荷耦合器件(CCD)捕获纳米线端面的发射光。

       产生激光输出
       当泵浦强度逐渐升高到大约200kW/cm2时,发射光的性质符合自发辐射的特征,发射光谱为钟形,其中心波长大约为382nm,半高全宽达到 19.3nm。这时光沿着纳米线各向同性地发射,和预期的自发辐射一样,输出强度与激发强度成线性关系。当泵浦强度在200~300kW/cm2之间时,宽的发射光谱上开始出现尖锐的谱线,这表明实现了粒子数反转,并且在沿纳米线的方向上开始产生ASE纵模。在该范围内,输出功率和泵浦强度成超线性关系,这表明正在接近激光阈值。当泵浦强度大于 300kW/cm2时,发射光谱收窄到385~390nm之间,该尖锐谱线的发光强度比自发背景辐射的强度大几个数量级,这表明纳米线中确实产生了激光振荡。此时,输出功率重新与激发强度成线性关系(见图),这符合激光在阈值以上的特性。
       Capasso说:“我们获得了强度明显超过背景辐射的光功率输出。这一点再加上大于阈值时输出功率的线性增加,都是产生激光的确凿证据,这是以前在纳米线中从未获得过的。”
       此外,将纳米线与硅衬底的边缘剥离,就可以使用硅探测器从正面直接记录纳米线端面的发射激光——收集效率为10%时,激光功率高达60μW。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产生激光的关键阈值条件:要产生激光,纳米线的直径必须大于150nm,而纳米线的长度对产生激光没有影响。

图. 用紫外激光沿ZnO纳米线的长度方向对其进行光泵浦(下插图)。室温下,在阈值以上的纳米线的发射峰值功率(未校正10%的收集效率)存在线性行为——这是激光输出的直接表现。简单地将纳米线与其硅衬底的边缘剥离,便能够进行直接正面发射探测(上插图)。

       这类小型激光器可以应用于医学或量子信息处理。“合成的腔尺寸意味着这类激光器是非常可控的。未来,我们可能会使用这种小型激光器在体外探测活体细胞,以及引发光活性受体,来研究细胞的响应和路径。通过利用磁性接触,沿着纳米线注入自旋极化电子,我们将首次实现圆偏振激光。更令人激动的是,我们将会看到将纳米线激光器耦合到量子点中。”
Capasso表示,下一个里程碑将是在室温下实现这些激光器的电泵浦。“这将充满挑战。”

参考文献:
1. M. Zimmler et al., Appl. Phys. Lett. 93, 051101-1 (online Aug. 4, 2008).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