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和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广电电子联合组建的“上海大学-广电电子平板显示联合工程技术中心”(简称平板显示联合中心)日前在上海大学举行落成剪彩仪式。据悉,这是上海提升信息产业能级,积极推进显示器领域三个重大项目的一个步骤,为明年启动建设2.5代主动式OLED生产基地打下基础。
OLED被业界公认为是下一代平板显示产业的主流,属国家战略和重大信息产业领域。信息产业作为上海支柱产业之一,该项目备受重视,由主管副市长亲自主抓。在经过一年的努力完成了“平板显示联合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后,上海市发改委等相关委办已经就项目的产业化投资事宜进行了调研。据业内专家介绍,建设一个2.5代主动式OLED生产线的投资额大约在15亿至20亿元。
据介绍,新揭牌的平板显示联合中心以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主动式有机电致发光或有源有机电致发光”(AM OLED或有源OLED)为主要对象,由于国内现有的OLED技术主要倾向于被动式有机电致发光,因此该技术在国内尚属独家研发。目前,平板显示联合中心在OLED及新型平板显示领域共有发明专利120余项。联合中心拥有的专业设备/软件总值逾6000万元,具有国内先进的有源OLED中试线(基板尺寸为200英寸 200毫米),并有设备齐全、性能先进的光电显示新型器件制作、封装、测试与系统集成平台。
联合中心目前承担有多项国家、上海市科技攻关及产学研平台建设项目。如国家科技部863重大项目课题“基于微晶硅TFT的有源OLED技术研发”、上海市市属高校高水平特色项目“平板显示产学研基地建设及新型显示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以及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产学研平台建设项目等。
联合中心技术目标是在2010年前,自主组线、建成200英寸 200毫米的基于微晶硅TFT的有源OLED研发实验线,同时进行TFT新技术、OLED低成本制造、新工艺新装备等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实现1.8~7寸的多种有源OLED显示屏批量制作能力,为2.5代有源OLED生产线提供技术支撑;在2015年前,升级产学研实验平台,突破若干关键技术,实现7寸以上有源OLED批量制作,为4.5代有源OLED生产线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紧密跟踪新型薄膜晶体管(TFT)技术如微晶硅TFT、低温多晶硅(LTPS)TFT、ZnO TFT 技术以及柔性显示技术。
2015年后将成为手机主流显示技术
Samsung SDI为全球第1家量产AMOLED厂商,该产线自2007年9月开始量产,而Samsung SDI也以2吋等级尺寸开始生产,其AMOLED在商品化市场优先导入至可携式产品,其中尤以手机应用为多。
目前手机功能发展,由最初单纯通话功能开始,现逐渐朝多媒体、上网、结合GPS导航等多重服务为主,因此手机用面板规格要求亦增,虽目前小尺寸LCD面板已开发应对上述需求的技术,如高分辨率、广视角、反应速度快、省电等,然AMOLED在手机或行动装置应用上仍极具发展潜力,原因是AMOLED显示器本身画质表现如色彩饱和优于LCD、反应速度仅为LCD 1,000分之1而已、再加上AMOLED不需背光,故可作到更轻薄、更省电的水平,故较LCD显示器更适合搭载至可携式产品。
若单纯以手机市场来看,2008~2010年AMOLED仍以导入高阶手机产品为主,虽AMOLED占整体手机用显示器比重于2008年~2010年分别将为1%、5%、11%,但Samsung SDI预估AMOLED占高阶手机渗透率将可达约30%,且该公司更预测至2015年(含)以后,AMOLED将成为手机市场主流的显示技术,2015年占整体手机用显示器比重将达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