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江苏东海县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硅材料基地。这是继国家科技部批准东海县硅产业作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后,该县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东海县硅资源十分丰富,境内蕴藏着37种地下矿藏,其中水晶、蛇纹石等29种非金属矿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蛇纹石等蕴藏量和开采量在全国均居前列,石英总储量3亿吨,水晶储量14.6万吨,为国内石英玻璃管生产企业提供85%的生产原料,中档硅产品覆盖国内80%市场,高档产品100%出口,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东海同时成为国内知名的水晶交易集散地。
近年来,东海县十分注重硅材料产业的科技创新,围绕硅资源深加工支柱产业建设,重点在石英玻璃管、石英灯具和压电石英晶体的升级换代、节能降耗等方面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对传统硅加工业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层次全面提升。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了“SOP环氧模塑料用硅微粉”、“化学合成球形硅微粉”、“激光器用石英玻璃管”等一批星火、火炬、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先后解决了硅石高硬度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硅微粉的超细加工等关键技术难题。东海水晶石英应用研究所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实施完成“普通硅石替代水晶生产透明石英玻璃管”课题,这一研究成果使石英玻璃管生产原料成本由每吨3万多元降为5000元左右,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实现了硅加工业“量”的扩张,完成了东海县硅产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福东公司、海王公司、裕泰公司三家联合依托南京大学承担实施了“高温氯化法超纯微羟基石英砂(粉)研究项目”, 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超常规提纯,使石英砂(粉)的纯度达到美国的先进产品标准,打破了尖端产品被国外垄断的格局,实现硅产业“质”的提升,完成了东海县硅产业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相关产品“挺”进了国际市场;基本建成了石英玻璃管、硅微粉、石英玻璃原料三大硅材料生产基地和石英灯具、晶体切片两大应用产品生产加工中心。
目前,东海县有硅工业企业639家,从事水晶工艺品加工销售的个体工商户4000多户,季节性从事水晶及石英开采、加工、销售人员10万多人,硅产业年销售收入110多亿元,利税10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