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
国别
|
原料工艺反应器
|
产品
形状
|
产品
定位
|
2004年
产 量
|
2005年
产量预期
|
Hemlock
|
美国
|
HCL+工业硅
西门子工艺与反应器
|
棒状
|
电子级
|
7000
|
7800
|
TokuYama
|
日本
|
H2工业硅+CL2+
西门子工艺与反应器
|
棒状
|
电子级
|
4800
|
4800
|
WacKer
|
德国
|
H2工业硅+CL2+
西门子工艺与反应器
|
棒状
|
电子级
|
4600
|
5000
|
Asimi
|
美国
|
SiH4热分解工艺, SiH4
西门子反应器
|
棒状
|
电子级
|
2400
|
2400
|
SGS
|
美国
|
SiH4热分解工艺, SiH4
西门子反应器
|
棒状
|
电子级
|
2200
|
2200
|
三菱
|
日本
|
H2工业硅+CL2+
西门子工艺与反应器
|
棒状
|
电子级
|
1600
|
1600
|
三菱
|
日本
|
H2工业硅+CL2+
西门子工艺与反应器
|
棒状
|
电子级
|
1200
|
1200
|
Memc
|
意大利
|
SiHCL3
西门子工艺与反应器
|
棒状
|
电子级
|
1000
|
1000
|
Sumi tomo
|
日本
|
H2工业硅+CL2+
西门子工艺与反应器
|
棒状
|
电子级
|
700
|
700
|
Memc
|
美国
|
Na Al H2 H2SiF6
流化床反应器
|
粒状
|
太阳能
|
1500
|
1500
|
合 计
|
|
|
|
|
27000
|
28200
|
生产厂(公司)
|
生产能力
(吨/年)
|
工 艺
|
产品
定位
|
备 注
|
新光硅业
|
1260
|
改良西门子法
|
电子级
|
计划2007年初投产
|
中硅公司
|
300
|
改良西门子法
|
电子级
|
2005年9月试车
|
峨嵋半导体材料厂
|
100
|
改良西门子法
|
电子级
|
2006年扩至200吨/年
|
合计
|
1660
|
|
|
2005年实际产量不到150吨
|
公司
|
国别
|
新技术发展趋势、特点与进展
|
扩产计划
|
备注
|
HemLock
|
美国
|
2008年实现以三氯氢硅、二氯二氢硅、硅烷为原料,流化床反应器的多晶硅生产新技术,主工艺过程仍属于西门子工艺。
|
2005-2008
再增3000吨
|
|
Tokuyama
|
日本
|
以三氯氢硅和氢气为原料,管状炉反应器,‘VLD’工艺使用石墨管将温度升高到1500℃,三氯氢硅和氢气从石墨管上部注入,在1500℃的石墨管壁上反应生成液体硅,然后滴入底部,降温变成固体粒状硅。此工艺研发始于1999年,除反应器外主工艺仍属西门子工艺。
|
10吨试验线已在运行,2005年200吨线投入运行,2008年大规模新技术线投入运行有可能延续成为第二大供应商
|
|
Wacker
|
德国
|
以三氯氢硅和氢气为原料,流化床反应器,工业级试验线用了两个多晶硅反应器,反应器为FBR型。100吨试验线在2004年10月投入运行,除反应器外主工艺仍属于西门子工艺。
|
产能
2005年为5000吨
2006年为6500吨
2007年为9000吨
|
|
SGS
|
美国
|
硅烷(SiH4热分解,太阳能级粒状硅,反应器是流化床FBR型,此外,主工艺过程不会有太多变化。 )
|
可能形成能力:
2005年200吨
2006年500吨
2007年1500吨
2008年5000吨
|
|
TssI
|
德国
|
硅烷(SiH4热分解,反应器类型类似德山曹达的 )‘Tube-recator’,也类似于西门子型反应器,
|
原计划在2004年完成试验室试验。产能:
2005年20-100吨
2007-2008年形成
1000吨/年生产线
|
|
Elkem
|
挪威
|
热法冶金提炼,共有三个阶段,外于高度保密。
|
2004年6月尚未作出是否建一条100-250吨的生产线。原计划在2005-2006年形成2000-5000吨的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