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何谓光进铜退
发布时间:2008-02-18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823 分享到:

光纤到户源于英文的“Fiber To The Home”,缩写是FTTH(以下也将使用这个简称),其含义是通讯线路从局端到用户家庭,全部使用光纤线路,不再使用铜线。当然,这里说的“家庭”,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还包括家庭办公室或小型办公室。

  家庭网络用户在历经了拨号、ISDN窄带、ADSL宽带数个时代之后,面对着日益丰富的互联网应用,要求网络带宽实现质的飞跃。而光纤到户技术的接入带宽上行下行都可以达到100MB甚至1000MB,最高可达到现在常用的ADSL带宽速率的千倍。

  中国电信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高端用户的下行接入带宽需求将会达到20MB-30MB,而到2015年则需要50MB-100MB的带宽,用户才可以在网上直接观看高清电影。

  光纤除了具有可高速传输海量数据的优势外,其在远距离传输、传输稳定性以及信息的保密性等方面有着铜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一些信息点传输距离大于100米时,在使用铜缆的情况下就必须添加中继器或增加网络设备和弱电间,这不仅使成本急速提高,而且增加了故障点,而使用光纤可以轻易规避这些问题。

  此外光纤既可以不受电磁干扰,也不存在电磁泄漏的问题,要探测光纤中传输的信号是非常困难的。

 当“光纤到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市场预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会是中国宽带全面部署和提速的助推器。

  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固定通信的合作伙伴,中国网通已经对光纤到户进行了试验,其将在北京布设几个高品质的奥运光纤网络,采用直接光纤到桌面的技术,实现“用户桌面”的带宽达到2.5GB。

  为此网通将需要大量的光纤来进行网络铺设,这能够高效测试FTTH的网络性能,并让许多具备条件的用户提前感受到FTTH的高速服务。实际上此前中国网通已在北京多个小区建立光纤网络,用户容量已达1.5万户。

  在网通“盘算”着借助新科技转型为先进的宽带通信与多媒体服务提供商之际,中国电信也绝不示弱。他们的“光进铜退”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当中:

  其中武汉试点地区已将FTTH每户接入成本降至1800元,用户数也超过2万户,可提供8MB-10MB的入户带宽,终端用户能够享受数字语音、高速宽带上网、CATV有线电视等综合业务。

  在国内市场DSL类宽带服务还是主流的情况下,光纤到户在中国2007年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5亿元人民币,烽火通信、中兴通讯和UT斯达康在此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共占据国内FTTH市场80%左右的份额。

  当前,我国各省、区、市均有FTTH的试点、试运营和商用网络,目前全国FTTH用户已超过10万户,预计2008年将达到三四十万万户。

“最后一公里”之前的障碍

  由于FTTH的关键架设主要是在从干网到小区、家庭间的最后接入网阶段,因此又被称为“最后一公里”。而应用方面最大的障碍恰恰也在此处。

  众所周知,目前FTTH的设备价格还非常高昂,往往一线售价近1000美元,但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原因之一就是其电信运营商可以向用户收取较高的服务费。

  据了解,在日本电信运营商向FTTH用户每月收取5000日元-6000日元服务费(折合人民币约400元-500元),而在美国FTTH用户每户每月服务费也约为80美元-100美元,电信运营商的FTTH网络一般两三年可以收回投资,这种投资效益显然是不错的。

  但在中国,情况则完全不同。目前消费者可以接受的宽带接入服务的资费水平根本无法支撑FTTH网络建设和运营。FTTH的架设包括设备成本、施工成本等,国内平均每线的安装成本约为4000元-5000元人民币,现在虽然有所降低,但仍在2000元以上。而相比之下,ADSL宽带接入的安装费用现在几乎全免,每个月仅收取100元左右的使用费。  

  替代方案:光纤“准”入户

  所谓的低成本FTTH应该是每线低于人民币2000元甚至1000元,只有这样,FTTH才可能在我国大规模普及和发展。

  因此,对于光纤到户,中国的策略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尽力挖掘铜缆资源,以FTTN+DSL(光纤到节点+各种DSL技术)方案为主。

  目前大多数号称使用了FTTH技术的,其实只是FTTB+LAN(光纤到楼+局域网),属于“伪到户”。与FTTH用户独享一个ONU(光网络单元)不同的是,FTTB+LAN的用户必须和楼道内的邻居们共用ONU,在带宽上与真正的光纤到户相差甚远,但即便这样其安装价格也在1000元左右,月使用费也比ADSL包月费高出几十元。

  并且安装了FTTB+LAN解决方案,网速也并不一定就能比ADSL快。由于光纤传输最后是到小区或是单元楼里的ONU上而不是到桌面,必须考虑到共享带宽的问题,如果假设100MB光纤在小区内有300个电脑同时使用,那每户的网速还是很慢,平均就300KB左右,这还不如现在的每户1MB ADSL独享带宽。

全球的光纤到户

  预计2009年年底全球的FTTH光纤宽带用户将会高达1380万户,其中有82%的用户集中在亚太地区;而到2011年的时候,全球光纤用户可达8600万户。

  香港特区 香港特区政府去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光纤到户及光纤到楼加局域网的普及率已达到21.2%,超过韩国和日本,成为全球之冠。

  日本 是推广FTTH项目力度最大的国家,该国政府将FTTH普及率视为国家信息化先进程度的标志,将2003年定为光纤上网元年,制定e-Japan计划推动FTTH的发展。去年第三季度日本的光纤宽带用户已经高达1050万户。日本计划在2010年实现100%的光纤覆盖率。

  韩国 是世界上家庭宽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76.4%以上),目前该国许多城市公寓都预先铺设FTTH网络,不少网吧也已采用高速稳定的FTTH系统。

  美国 是全球最早推出FTTH服务的国家。1995年,该国电信运营商开始推动FTTH。2007年美国光纤到户接入用户比2006年翻了一番,超过了200万户大关。到9月30日为止,214万户美国家庭可以接入光纤,几乎是去年的两倍。目前的美国光纤铺设年增长率为112%。

 光进铜退四步曲

  FTTC+xDSL模式

  FTTC+xDSL模式是宽带接入设备下移的第一步,即从干线段迁移到馈线段。宽带接入设备位于传统铜缆馈线段的配线架位置,一般在路边或者小区机房。馈线段配线架到用户的双绞线距离一般小于2Km,根据用户分布密度的不同,覆盖的用户数一般在100~500左右。

  FTTC+xDSL模式的特点是对光纤数量需求不大,光缆部署容易,充分利用了现有铜缆的分线段资源,整个建设模式与局端宽带接入设备的方式非常相似,工程实施也比较简单,同时能够满足基本的tripleplay业务的需求。

  FTTC+xDSL模式尤其适合铜线质量比较好、用户带宽要求不太高的运营商,建设成本比较低,维护成本也不高,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这也是当前传统运营商为提供较高带宽而采取的主流宽带接入建设模式。

  FTTB+xDSL模式

  FTTB+xDSL模式是宽带接入设备下移的第二步,从馈线段迁移到分线段。宽带接入设备位于传统铜缆分线段的分线盒位置,一般在大楼边或者多用户集中处。从大楼到用户的距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小于1000m,覆盖的用户数在50~200左右;一是小于500m,覆盖的用户数在20-100左右。

  对于小于1000m的情况,可以采用ADSL2+的接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ADSL2+的特点,达到最高25M左右的带宽。对于小于500m的情况,可以采用VDSL2的接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VDSL2的特点,达到最高50M~100M的带宽。

  在FTTB+xDSL建设模式下,采用何种上行光纤接入技术和何种xDSL接入技术,需要从用户区域密度、每个节点的用户数、每个用户的最大保证带宽、每个用户的最大带宽来综合规划。当每个节点用户数越少,每个用户的保证带宽越小,节点越集中,采用P2MP光纤技术带来的价值越高,反之采用P2P光纤技术比较好。当用户希望获得的最大带宽大于25M,距离比较近,VDSL2接入技术是比较合适的;当用户希望获得的带宽不大于25M,采用ADSL2+技术是最有性价比的。

  FTTB+xDSL模式是向FTTH演进中最复杂的模式,与用户铜线布局密切相关,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如果接入模块太小,总的节点数量急剧增多,给管理维护带来非常大的问题;如果接入模块太大,可能导致用户线太长,不能提供足够高的带宽,不能满足新业务的需求。因此需要运营商在OPEX和业务能力上做平衡选择,需要设备提供商提供低OPEX的FTTB解决方案,共同实现向FTTH的平滑演进。

  FTTB+LAN模式

  FTTB+LAN建设模式实际上就是以太网接入的建设模式。相对于FTTB+xDSL的建设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提供对称的宽带接入,适合商业客户和有较大上行带宽需求的个人用户。

  FTTB+LAN模式能够为用户提供100M甚至GE的宽带接入,通过调整节点的用户数量和PON的分光比,也能够灵活的为用户提供合适的保证宽带,既为用户提供传统的tripleplay业务,又能够提供足够的带宽满足P2P等新型业务的需求。但这种模式将受到FTTB+VDSL2的严重挑战,特别是VDSL2成熟应用后,由于VDSL2在带宽和距离上的灵活性,LAN接入有可能被VDSL接入所替代。

  FTTH模式

  光纤到家或光纤到办公室是光纤接入的终极模式,是提供宽带用户各种高带宽增值业务的理想方式。

  FTTH有P2P和P2MP两种方式。当用户比较分散,每个用户需要的保证宽带比较大,如100M左右,可以采用P2P的光纤接入技术。P2P的方式能够满足高价值用户的高带宽需求,也能够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是高带宽高价值商业客户的理想选择。

  由于对业务几乎无限的支持能力和ODN极低的维护成本,FTTH建设模式成为运营商最为期盼的建设模式。但是目前直接部署FTTH,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基于PON的宽带接入设备还在试验阶段,还没有规模部署能力,限制了FTTH的规模推广。其次是光纤的工程部署,特别是入户段光纤的工程部署问题和人工成本严重影响了FTTH的实施。只有当FTTH的接入设备技术和光纤工程技术得到突破后,FTTH的CAPEX降低到与DSL可比的程度,FTTH才能够成为宽带接入的主流建设模式。

  光进铜退仍需循序渐进

  根据Infonetics咨询公司的调查,FTTC、FTTB是目前运营商的主流选择,只有部分运营商在新建区域选择FTTH。NTT作为FTTH推广最积极的运营商,在其建设规划中仍然有30%的用户采用FTTB+VDSL2的建设方式。

  综合考虑技术、CAPEX、OPEX和业务能力的要求,对新建小区和新建楼宇等没有铜线入户的绿色区域,当用户对带宽需求比较高,希望采用更多的业务,建议采用光纤直接入户的一步到位的方式,实现宽带接入的终极模式-光纤到家。在其他情况下,都采用FTTB+xDSL方式。在用户线小于500m时,采用VDSL2技术,以获得最高的用户带宽,满足未来业务的需求。否则采用ADSL2+技术。在获得最高带宽的同时,降低CAPEX,实现最有性价比的方案。这种模式将既能够满足tripleplay的业务需求,又可以满足今后对带宽的扩展需求,同时充分利用铜线的存量资源,获得最优的投入产出比。

 

光纤进入寻常百姓家:速率可达ADSL千倍

光纤进入寻常百姓家:速率可达ADSL千倍
 2005年,江苏镇江在国内首次实现社区光纤到户。
 

  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制成的光传导工具。位于光纤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或者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而另一端使用光敏元件的接收装置将检测到这些携带着信息的脉冲。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非线性光学材料简介

非线性光学性质也被称为强光作用下的光学性质,主要因为这些性质....

01-21

大口径光学反射镜的制造过程

如果把光学望远镜比作人类的“千里眼”,那么光学望远镜中的主反....

07-30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