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深海光缆技术日前通过信息产业部检测鉴定,结束了我国无深海光缆制造能力的历史。该技术由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研发,此前已通过多个国家级检测中心指标测试。
经信息产业部鉴定,中天科技深海光缆及接头盒产品性能全部符合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及企业标准;产品属国内首创,
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能敷设的水深达5000米,可应用于深海光缆传输系统,并具有非电信领域应用的推广价值。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公布的标准,适用水深1000米以上的为深海光缆,1000米以下的则为浅海光缆。目前,我国海底光缆主要应用于海岸线附近的沿海大陆架,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只能满足一般的浅海光缆应用。国际深海光缆市场需求巨大,我国深海光缆技术的突破,为民族品牌的海底光缆、电缆、光电复合产业“走出去”打下了技术基础。
专业人士介绍,海底光缆应用中发生故障,造成网络中断,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例如,去年台湾海峡地震,导致用于越洋通信的海底光缆中断,对国际商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里关键是高性能的深海光缆新技术。然而这一技术以往总是被光通信跨国巨头所垄断。
据悉,国家信息产业部鉴定认为:中天科技深海光缆及接头盒产品其性能全部符合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国军标准及企业标准;产品属国内首创,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能敷设的水深达五千米,可应用于深海光缆传输系统,并具有非电信领域应用的推广价值;生产设备先进,检测设备齐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有效,可以指导批量生产。
此前,中国海底光缆只能满足于一般的浅海光缆应用,而对于水深一千米以上的应用于国际通信的深海光缆研究工作相对滞后,未获实质性的突破。
据中天科技海缆总工程师陶新华介绍,海底光缆系统自诞生以来,就因其在国际通信传输中具备性能稳定、容量巨大等优势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际海底光缆市场和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仅深海国际光缆每年的铺设量就达到10万公里的规模。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是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海洋线缆产品最齐全的、最专业的制造企业,拥有多项海底光缆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中天科技在中国第一家通过浅海光缆国家鉴定以后,产品已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及国防通信等领域广泛使用,累计运行超过一千公里,其中最大的九六芯浅海光缆已成功出口中东。海底光缆(SOFC)被列为国家火炬项目和国家名牌产品。
专家指出,国际深海光缆市场需求十分巨大。仅深海国际光缆每年的铺设量就达到十万公里的规模。中国已参与十八条国际海底光缆的建设与投资,其中有八条在中国大陆登陆。 然而,深海光缆的提供一直为跨国公司所垄断,对国际深海光缆通信干线,中国企业由于受到某些钳制,至今未能涉及。中天科技投入深海光缆的研发,志在向国际行业巨头的垄断发起挑战。
薛驰表示,进行深海光缆研发所需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而且须通过国际联盟鉴定,拿到国际“通行证”,其中有些测试项目在中国国内尚未有过实践。深海光缆研发的系统工程,单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付出代价很高。
鉴于中国民族品牌的深海光缆取得实质性成果并已形成生产批量能力,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有实力让海底光缆、海底电缆、海底光电复合产业“走出去”。有关人士呼吁政府部门、电信营运商、行业协会、海缆设计、施工、维护部门等,站在维护民族光通信产业发展的高度,携起手来组成“联合舰队”,协调作战,让这一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尽快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