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ITO玻璃和彩色滤光片国内行业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07-09-26    来源:统计整理   阅读次数:2520 分享到:

  ITO导电玻璃和彩色滤光片是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简称“LCD面板”)的关键原材料。其中彩色滤光片与LCD面板为一对一搭配使用关系,即大尺寸彩色滤光片用于生产大尺寸LCD面板,中小尺寸彩色滤光片用于生产中小尺寸LCD面板。LCD面板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其中大尺寸LCD面板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液晶电视;中小尺寸LCD面板主要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MP4、车载显示屏等。随着此类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LCD面板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应为ITO导电玻璃和彩色滤光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液晶显示在未来几年仍将为平板显示技术的主流平板显示技术主要包括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真空荧光显示(VFD)和投影显示(LCOS)等技术。与其他类型的平板显示器件相比,液晶显示器件具有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好、大规模生产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已成为FPD产业的主导产品。根据知名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统计,2005年LCD产业产值占整个FPD产业产值的比例已超过75%,并且预计未来这一比例仍将继续提高。

  根据LCD生产采用的技术类型不同,LCD一般分为TN-LCD、STN-LCD、CSTN-LCD、TFT-LCD四种类型。其中TN-LCD、STN-LCD仅能实现单色显示,CSTN-LCD和TFT-LCD才能彩色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手机、PDA等资讯产品从商用型迅速向家用型、个人用户型普及,从而带动LCD技术从黑白显示向彩色显示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彩屏手机在全球市场快速普及,带动了LCD市场的彩色化升级浪潮,LCD彩色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根据知名市场调查机构iSuppli公司的统计,2004年彩色LCD产值已经占到整个LCD产业的63%,开始占据LCD市场的主导地位。预计到2010年,LCD彩色化比率将高达94%。

  在彩色显示面板中,CSTN-LCD具有耗电低、价格便宜、开模费用低和开发时间短等特性,为初期手机彩屏的主流技术。与CSTN-LCD相比,TFT-LCD具有分辨率更高、反应速度更快,以及画质更佳(更具有动画显示效果)等优势,目前正逐渐取代CSTN-LCD在手机主屏领域占据主要地位,并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液晶监视器、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领域。

  液晶产业链:涉及众多技术层面,上下游企业分工合作由于LCD产品制造涉及光学、半导体、电子工程、化工、高分子材料等各领域,所需技术层面极广,所以LCD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专业分工较为明确,很少有单一厂商能做到从上游材料到下游成品的全部自主生产。在LCD产业链中,上游为原材料生产厂商,主要原材料包括玻璃基板、ITO导电玻璃、偏光片、彩色滤光片等;中游为面板生产厂商,采用各种上游材料制造LCD面板;下游为各类整机产品厂商,采用中游的LCD面板提供给各类整机产品搭配使用。

  在LCD产业结构中,LCD面板位于产业中游,在整个LCD产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终端产品应用面板尺寸的大小不同,LCD面板可分为小尺寸面板(1~3英寸)、中尺寸LCD面板(3~10.4英寸)和大尺寸LCD面板(10.4英寸以上)。其中中小尺寸LCD面板泛指小于10.4英寸的LCD面板(行业习惯将TN-LCD、STN-LCD、CSTN-LCD及中小尺寸TFT-LCD统称为中小尺寸LCD面板)。中小尺寸LCD面板主要用于手机、PDA、数码相机(DC)、数码摄像机(DV)、车载显示屏(如GPS、车载DVD等)等产品;大于10.4英寸的大尺寸LCD面板,由于主要采用TFT-LCD技术,因此又称大尺寸TFT或大尺寸TFT-LCD,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液晶监视器和液晶电视等产品。莱宝高科现有的ITO导电玻璃和彩色滤光片产品全部用于中小尺寸LCD面板,必须与LCD面板一对一搭配使用,因此莱宝高科现有的业务增长与中小尺寸LCD面板市场密切相关。

  中小尺寸LCD面板大都是客户定制型产品,其规格品种很多且成系列化,强调个性化设计与服务,其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如手机、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车载显示屏等),客户数量也很多。而大尺寸LCD面板基本上为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品,应用范围比较窄(主要集中在笔记本电脑、液晶监视器、液晶电视等产品上),制造商通常情况下一年只生产3~4种尺寸的产品,客户相对集中,一般只需几家大批量采购的客户即可。上述因素使得生产中小尺寸LCD产品的企业与生产大尺寸TFT-LCD产品的企业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二者面向两个不同的细分市场。

  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产业仍将稳步发展作为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近年来LCD行业以每年平均高于30%的增长率增长而被誉为全球明星产业,其中中小尺寸LCD面板产业在手机市场的带动下发展更为迅猛。

  据台湾资策会(MIC)的最新统计,2005年全球中小尺寸LCD面板出货量为21.25亿片,产值为187.39亿美元,预计2010年全球中小尺寸LCD面板出货量为27.15亿片,产值达到257.92亿美元,由此可见,未来数年内中小尺寸LCD面板市场将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市场容量十分巨大。

  ITO导电玻璃行业

  ITO俗称氧化铟锡,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化合物,可利用磁控溅射等方法把ITO膜镀在各类基板材料(基板材料包括钠钙玻璃、硼硅玻璃、PET塑料等)上用作导电的电极,广泛应用于LCD、OLED、PDP、触摸屏等各类平板显示器件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能够提供LCD用ITO导电玻璃的生产厂商只有美国Donnelly、瑞士Balzers及日本少数几个厂商。随着LCD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导电玻璃需求量的增大,德国Leybold、日本真空、美国AFC开始推出商业化的导电玻璃生产线,韩国、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在90年代开始引进生产线生产导电玻璃,并成为导电玻璃市场发展最快的区域。近年来,随着手机彩屏化和液晶显示器件的普及应用,以低电阻(面电阻率≤5Ω/□)、低表面缺陷、超薄基板玻璃为代表的中高档ITO导电玻璃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中高档ITO导电玻璃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由于ITO导电玻璃与TN/STN/CSTN-LCD面板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搭配关系,随着TN/STN/CSTN-LCD面板市场逐渐进入成熟期,ITO导电玻璃的市场需求也渐趋稳定(如下图所示。单位:万平方米/年)。从产能与下游配套的角度来看,由于目前TN/STN-LCD行业在技术发展上已经退出主流行列,市场容量增长空间有限,实际产量与产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而也造成低档ITO导电玻璃市场需求增长乏力,产能已超过市场实际需求。而随着LCD面板性能的不断改进以及CSTN-LCD面板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带动中高档ITO导电玻璃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行业发展态势:中国已成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近年来,基于劳动力和市场等因素,全球TN/STN/CSTN-LCD产业不断向中国内地转移和集中,与之相对应,作为LCD行业关键原材料的ITO导电玻璃产业也随之加速向国内转移。日本等国已逐步退出ITO导电玻璃行业,仅保留部分高档ITO导电玻璃及其上游关键原材料的生产,韩国和台湾地区厂商亦仅保留中高档STN/CSTN型ITO导电玻璃的生产。

  目前我国已成为ITO导电玻璃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据FPDisplay调研统计,截止2005年底,我国大陆ITO导电玻璃企业主要有12家,ITO导电玻璃生产线约20条,主要生产厂商包括进口大型生产线企业——莱宝和南玻科技等,外商独资企业——苏州美日,国产生产线企业——蚌埠华益、深圳南亚、金坛康达克和长信等。

  尽管我国已成为ITO导电玻璃的主要生产基地,但产品结构偏向低档化,中高档产品所占比重不高。目前国内TN型ITO导电玻璃和中、低档STN型ITO导电玻璃已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生产厂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价格逐年下降;但中高档ITO导电玻璃市场仍然供不应求,部分产品尚需进口满足,价格走势相对平稳。

  彩色滤光片行业

  彩色滤光片是LCD面板实现彩色化显示的关键原材料,约占彩色LCD面板材料成本的25%左右。此外,彩色滤光片还可应用于OLED等其他平板显示产品。彩色滤光片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滤色膜,有规律地制作在一块玻璃基板上,利用滤光的原理,产生红(R)、绿(G)、蓝(B)三种颜色,根据驱动IC控制电压的不同,三种颜色依不同种类混合产生各式各样的色彩。

  彩色滤光片是LCD面板实现彩色化显示的关键原材料,必须与LCD面板一对一同样大小搭配使用,因此彩色滤光片的技术发展与LCD面板的技术发展息息相关。

  彩色滤光片市场增长较快目前彩色LCD面板包括CSTN-LCD和TFT-LCD两种类型,因此彩色滤光片相应分为CSTN-LCD用CF和TFT-LCD用CF两种类型,二者的生产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因此行业习惯将二者统称为彩色滤光片),只是在基板玻璃、ITO膜电阻、套合精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日本是最早制造CF的国家,目前也是全球CF的最大供应商,且生产CF的许多关键技术、重要生产设备以及光刻胶等关键原材料仍主要掌握在少数日本厂商手中。随着2003年以来全球彩屏手机的兴起和迅速普及、液晶监视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CSTN-LCD和TFT-LCD彩色面板市场快速扩张,生产LCD面板的关键原材料CF的产量也随之获得大幅增长。韩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内地抓住LCD行业发展的机遇,推动本地CF产业快速发展。

  随着CSTN/TFT-LCD面板产量的稳步扩大,作为CSTN/TFT-LCD面板的关键原材料,CF市场需求也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根据FPDisplay预测,2005-2009年全球CF产值将以年复合增长率12.37%持续成长。

  由于中小尺寸LCD面板多为定制的非标准产品,规格品种很多,要求新品开模周期短、生产转换快,中小尺寸LCD面板生产商如果自行生产CF产品,将面临管理与成本控制难题。上述两个因素导致中小尺寸LCD面板生产商内制CF的动力不足,基本依赖上游专业CF制造商,使得中小尺寸LCD面板与CF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较为明确,中小尺寸CF厂商面临的替代压力较小。

  行业发展态势:中国生产比例仍低,未来发展空间仍大目前全球生产CSTN-LCD用CF的专业厂商主要有日本的安德斯(Andes)、微技研(Microtec)和日本光村(Mitsumula)、莱宝以及台湾胜华(Wintek)等企业。国内方面,莱宝是国内最早涉足CF产业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打破了国内CF供应长期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自莱宝2003年投产CF后,南玻伟光和比亚迪开始陆续引进CF生产线。由于比亚迪所产CF主要为其自身LCD面板生产配套使用,因此公司和南玻伟光是目前国内CSTN-LCD用CF产品的主要供应商。目前国内CSTN-LCD用CF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由于新的生产线从投产到达产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同时达产后产品合格率的提升也需要较长的过程,因此,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现有CSTN-LCD用CF生产商面临的竞争压力仍然较小。

  截至2005年底,日本安德斯(Andes)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莱宝CSTN-LCD用CF的产量位居全球前三名和国内第一名。由于成本居高不下,迫于竞争压力,日本的安德斯(Andes)和微技研(Microtec)等公司已逐步调低了CSTN-LCD用CF的产量,并将CSTN-LCD用CF生产线陆续向TFT-LCD用CF转移。基于此,随着莱宝于2006年6月再次引进一条CF生产线后,预计未来两至三年内莱宝CSTN-LCD用CF的产量将有望超过微技研(Microtec),产能跃居全球前二名。

  在TFT-LCD用CF方面,目前日本的凸版印刷(Toppan)、大日本印刷(DNP)和Toray仍是大尺寸TFT-LCD用CF专业制造商的三大巨头,合计占全球大尺寸TFT-LCD用CF市场份额近70%。目前国内在大尺寸TFT-LCD用CF的生产方面尚处于空白,而在中小尺寸TFT-LCD用CF的生产方面则已积极介入(主要为莱宝高科和南玻伟光)。

  截至目前莱宝公司对CSTN用彩色滤光片生产线的投入将告一段落,下面公司将投资技术上更为先进的TFT用彩色滤光片的研发生产。另外公司还将进入高端电阻式触摸屏的市场。在新产品规模量产前,公司的增长性将减弱,根据公司的招股资料,2008年将是公司重新进入高速增长的时间。

  莱宝高科的盈利能力非常突出,在国内电子类上市公司非常少见(只有军工类的航天电器有高毛利的记录)。公司的高盈利得益于其在中小尺寸平板显示器领域的领先一步的产业布局。国内最早进入ITO导电玻璃和彩色滤光片市场,现有一大批成熟稳定的客户,彩色滤光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70%,中高档ITO导电玻璃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0%。

  近三年来,国内ITO导电玻璃和CF产品的销售价格尽管有所反复,但总体趋势仍然以下降为主。

  莱宝公司生产的ITO导电玻璃和CF产品绝大部分都是非标准的定制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征。定制化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公司与客户的关系是长期稳定的,相互依赖性较强。莱宝高科的客户基本都在国内,而国内从事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的企业屈指可数,比较有名气的深天马、比亚迪、信利国际等企业都是公司的大客户。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客户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05年前5名客户销售额所占比例为74%,06年上半年上升到87.9%。


  TFT-LCD用彩色滤光片生产线

  莱宝高科在CSTN用彩色滤光片领域取得成功,但是CSTN技术的市场前景并不美好。随着中小尺寸TFT显示面板的价格快速下降,CSTN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太明显,而TFT技术特性明显要好,因此CSTN的市场将部分被TFT取代。

  莱宝公司目前已经拥有了12条CSTN用滤光片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虽然这个市场仍可继续开拓,但是已经不适宜继续做大,而发展TFT用彩色滤光片才是公司维持在滤光片行业国内龙头地位、保持高盈利能力的正确道路。

  国内最早引进的是1代线,设备和技术来源都是日本,不过由于公司实力问题,这些生产线都没实现量产。估计汕尾信利的2.5线将会成为国内首条量产的中小尺寸TFT面板生产线,投产时间可能会提前到明年上半年。而由深天马参股的上海天马4.5代线目前还不能确定开工日期。此外还有美国世基公司在国内设立的独资公司——上海慧城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也准备投资9,800万美元建设14英寸以下中小尺寸LCD面板生产线。

  根据前面的行业讨论,国内中小尺寸的TFT用彩色滤光片的生产还处于空白,而下游液晶面板生产线已经率先建立。国内产业链的完整是这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莱宝高科发展TFT用彩色滤光片的投资行为是必要的,从公司的技术水平看,也是可行的。

  电阻式触摸屏本项目的产品为电阻式触摸屏,与10.4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LCD面板配套使用,主要应用于带有触摸屏的手机、PDA、车载显示屏等消费电子产品。

  市场成长性强,中高端产品被日韩台厂商垄断据台湾拓扑产业研究所(TRI)2005年5月预测,未来几年传统的PDA本身的市场将小幅萎缩;而PDA手机市场则增长迅速,预计2006年市场上PDA手机出货量达到711万部,至2008年将增长至1,682万部,年均增长率达50%以上;智能手机(Smart Phone)市场容量最大,2006年预计出货量可达8,855万部,2008年将增至15,063万部,年均增长率超过30%。

  目前我国触摸屏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电阻式触摸屏厂商主要有南京华睿川、广州华意、深圳深越、深圳北泰等。国内现有的电阻式触摸屏厂商的生产规模均较小,且产品档次不高;南京华睿川是国内最大的电阻式触摸屏厂商,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可以提供手机用触摸屏的厂商,但是其总体产能规模较小。国内电阻式触摸屏生产厂商尽管在生产数量上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是目前各生产厂商的生产规模均较小、产品档次亦较低,且目前尚无一家企业具备ITO镀膜能力,均主要通过外部购买关键原材料——ITO薄膜和ITO导电玻璃,由于ITO薄膜和ITO导电玻璃分别占材料成本的40%、25%,因此国内电阻式触摸屏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主要依靠较低的人工成本,通过低价竞争赢取微薄的利润。目前国内市场上需求量日益增长的智能手机、3G手机、PDA、车载GPS等要求的中高档触摸屏产品基本上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解决。

  全球电阻式触摸屏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台湾。但占据全球触摸屏市场绝对份额的则是日本厂商;近年来台湾地区一些触摸屏厂商已开始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但不管在技术上还是市场份额上,与日本厂商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台湾方面的发展概况

台灣液晶面板大廠以及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廠商紛紛投入六代彩色濾光片生產線的建置,期望能以更大尺寸貼合的方式節省面板生產成本。

在專業彩色濾光片廠商的佈局上,以台灣凸版國際彩光的進度最快,投入玻璃基板尺寸為1500x1800,月產能達6萬片;凸版國際彩光 (CFI)是全球第一大CF廠─日本凸版印刷轉投資的台灣子公司,目前在台南科工區已設有四代及五代的CF廠,至於六代CF廠,預定2005年Q2後量產,不過,面板廠摧貨太急,凸版可能提早於今年11月就立即量產供料。

展茂六代線CF廠也在9月23日在高雄科學園區舉辦建廠典禮,第一階段投資150億元興建6萬片玻璃基板產能的CF廠,預計2005年底開始裝機,而2006年第一季進入量產階段。展茂將再度與全球最大CF廠─日本凸版印刷展開緊密的技術與產能合作。

至於和鑫六代線雖然宣佈要建廠,但因為中科缺水問題的考量,可能延後六代彩色濾光片廠的興建,現在連興建地點都要重新評估。和鑫原規劃近期動工,投資額150億元,並持續與全球第二大CF廠─大日本印刷 (DNP)技術合作,採用新的噴墨列印法製程,來製造六代CF。

在液晶面板大廠自製(in-house)佈局上,以友達旗下的CF廠─劍度的腳步最快,已經進入裝機階段,投入玻璃基板尺寸為1500x1850,生產地點位於台中,預計2005月第一季就可以開始量產,月產能達12萬片。

華映在龍潭的六代彩色濾光片廠,設備方面仍在跟設備廠商洽談,至於技術來源將來自於日本,預計2005年第四季能進入月產能4.5萬片的目標。

至於彩晶則說,目前景氣不佳,籌資不易,六代CF廠有意延後建置;廣輝方面,仍然還在猶豫要採取何家公司的彩色濾光片技術,也就是說,仍在評估階段.

國內最早投入大尺寸TFT濾光片生產的奇美電子,原本自給自足的濾光片比重超過八成以上,但今年以來也開始增加外購的濾光片,包括南鑫光電、展茂光電都有接到奇美的訂單。主因與六代以上濾光片生產難度越來越高,以及面板廠成本結構逐漸轉變所致。未來,面板廠本身的自製型濾光片,可能扮演調節供給、了解成本與先進技術開發的角色。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2年中国显示器市场份额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韩国显示器行业亮起了警示灯,曾经是韩国出口的最好产品。2004年....

09-14

2017年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现状

液晶显示器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LCD液晶显示模组必须包含两张偏光....

04-03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