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我国研制成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稀土基金属玻璃材料
发布时间:2007-09-19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582 分享到: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日前报道了一项突破性的科研进展:浙江大学新结构材料国际研究中心蒋建中教授组织开发了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稀土基金属玻璃材料——直径为35毫米的镧基金属玻璃体系。其博士生曾桥石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大块金属玻璃材料在14GPa(1GPa相当于1万个大气压)压力出现一个压缩率突变的新现象。
 
世界著名高压科学家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John Tse教授评价说“这是第一次在大块金属玻璃合金体系中观察到非晶多形态相变的现象。这项科研成果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它必将引导更多的理论和实验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进一步加深我们对非晶态材料中非晶多形态相变机理的理解”。世界著名材料评论期刊《今日材料》(Materials Today)将于2007年10月报道该科研成果。
 
金属玻璃是一种新型的金属材料,学名叫非晶态金属,1960年被美国科学家皮·杜威等首次发现以来,引起了金属材料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金属玻璃在导电性、强度和导热性方面具有金属的特性,但在原子排列上却又类似于玻璃的原子一样呈无序排列。金属玻璃具有很高的强度、硬度、弹性、刚性和优异磁学、耐腐蚀、耐磨损性能等,它可以经受180°弯曲而不断裂,断裂韧性值可达到钢的5倍,是制作电磁传感器等部件的绝好材料,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在城市交通信号自动控制装置的探头上。此外,金属玻璃还可以代替石英制作雷达、计算机的导声材料、敏感元件等。虽然全球都认识到金属玻璃作为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大规模运用的种种优点,但目前影响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在于缺乏金属玻璃大型块状材料。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蒋建中作为引进人才于2003年11月从丹麦技术大学来到浙江大学工作,一直致力于大块金属玻璃材料的研发。他是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也是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在中国第一个投资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负责人。蒋建中主持开发的镧基大块金属玻璃是大块金属玻璃大家庭中的一名“新成员”。它具有极强的玻璃形成能力和非常低的玻璃转变温度等特性,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进行超塑性变形,把它放入100摄氏度左右的水中,就可以进行拉伸、折叠等变形。这不仅为一系列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又为研究过冷金属熔体的玻璃转变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金属玻璃(Metallic Glasses)
    金属玻璃是一种优异的磁性材料,具有高饱和磁感应、低铁损等优点,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的特点。如果用金属玻璃来制造收录机的磁头,可以避免磁头尖部的脱落现象,降低磁头与磁带摩擦发出的噪声,这将会给人们带来优美、清晰的音质和理想的音响效果。如果用金属玻璃来代替变压器中的硅钢片,可使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减小2/3。照此推算,如果全国都采用全属玻璃铁芯,每年可节电100亿千瓦时,合50亿人民币。
 
   金属和玻璃的最大的差别在于:金属在从液态冷却凝固的过程中有确定的凝固点,原子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晶体;而玻璃从液态到固态是连续变动的,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即没有固定凝固点。因此,金属是一种典型的晶体材料,它的许多特性是由其内部晶体结构决定的;而玻璃却是一种非晶体材料,固态玻璃和液态玻璃内部原子呈无序紊乱排列。
    1960年,美国科学家皮?杜威等首先发现某些液态贵金属合金(如金-硅合金)在冷却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当金属内部的原子来不及“理顺”位置,仍处于无序紊乱状态时,便马上凝固了,成为非晶态金属。这些非晶态金属具有类似玻璃的某些结构特征,故称为“金属玻璃”。金属玻璃的问世打破了建立在金属晶体结构基础上的传统金属学研究方法,它的许多独特而且宝贵的性能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初露锋芒。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