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北理工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科技支撑
发布时间:2022-02-22    来源:   阅读次数:828 分享到:
第24届北京冬季奥运会已经顺利闭幕,各个环节都有中国高校的身影,尤其是在“鸟巢”惊艳上演、震撼世界的开幕式,离不开中国高校的助力。
本次“虚拟鸟巢”的科技创意,由北理工完成。早在2019年10月,作为服务国家盛典的“国家队”,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就开始参与到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创意工作中。北理工师生们采用原创的“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系统,按照开幕式导演组要求,打造了全仿真的“虚拟鸟巢”,本次仿真精确到每一位演员的位置、动作、步伐速度……精确到开幕式的每分每秒,为开幕式的策划、设计和排练,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虚拟开幕式”仿真图
在本次冬奥开幕式上,一块近一万平方米的“大地屏”惊艳世界。这块分辨率达到16K的地屏,铺满了整个国家体育场中心区域,地屏与立屏联结一体,配合开幕式演出,呈现震撼的视觉效果。在地屏绚丽变化的背后,却是“海量”的数据计算。对于高帧率16K的计算机图形动画生成任务,必须采用高性能GPU和CPU服务器集群,仅三分钟的素材便50G左右,具体渲染时间根据素材的复杂程度,可能达到数十天。面对这一全新挑战,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了渲染集群管理软件,可以实现任务自动分配、结果自动通知上传等功能,集群渲染速度提高了30倍以上,该软件为节目修改的突发情况提供了应急保障。
本次冬奥开幕式每一个精彩镜头的背后,都有北理工的科技保障。开幕式转播机位镜头效果仿真,也是北理工团队所打造的。冬奥会开幕式仿真系统,模拟出34个不同转播机位,通过对开幕式的“全虚仿”,对不同转播机位在不同时间点的拍摄效果进行了效果仿真。
此外,北理工还为鸟巢上空的绚烂焰火注入科技力量。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焰火技术团队,为协助导演创意团队讲好“一朵雪花的故事”,在焰火创意的技术实现、产品选择、效果试验、燃放编排设计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开场的高空特效焰火“立春”和花束特效“SPRING”,宣布开幕时闪烁发光的巨大“迎客松”,都离不开北理工立体烟火技术。
计算机学院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这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国庆70周年、建党百年庆典提供过科技服务保障的北理工团队再一次冲锋在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第一线,这一次他们带来了“虚拟冬奥开幕式”,北理工师生们采用原创的“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系统,按照开幕式导演组要求打造了全仿真的“虚拟鸟巢”。
本次仿真精确到每一位演员的位置、动作。步伐速度……精确到开幕式的每分每秒。为开幕式的策划、设计和排练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此前,在该系统上开幕式排演了约12次。
“08奥运我们仅仅为表演提供了虚拟仿真支持,14年后,我们通过三维仿真技术,模拟出冬奥会开幕式全流程,对演员、灯光、音乐、烟花、奥运火炬,甚至转播机位等全要素进行全方位‘排兵布阵’。这个平台相当于电影预演系统,帮助导演团队等直观了解开幕式的整体效果。”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负责人、北理工计算机学院丁刚毅教授介绍道。
正是该仿真系统的出色发挥,保障导演组的创意第一时间“落地”,为演员们的动作找到“最优解”。
开幕式精彩绽放的背后“虚拟鸟巢”的贡献实实在在,功不可没,精确到0.01秒,让16k“大地屏”惊艳世界。
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了渲染集群管理软件,可以实现任务自动分配、结果自动通知上传等功能,集群渲染速度提高了30倍以上,该软件为节目修改的突发情况提供了应急保障。更为关键的是“大地屏”的视频呈现、表演者的动作、背景音乐,三者要实时配合才能展现最震撼人心的效果,三者缺一不可,更不可差半离。
冬奥会开幕式仿真系统以可视化的界面和图纸、视频等多种数据输出载体,将各种表演方案的真实效果进行三维呈现,将每一个要素的时空变化精准至0.01秒,让地屏的震撼展现到“极致”,为世界观众呈现最精彩的画面。本次冬奥开幕式,每一个精彩镜头的背后都有北理工的科技保障,北理工团队所打造的冬奥会开幕式仿真系统模拟出34个不同转播机位,通过对开幕式的“全虚仿”,对不同转播机位在不同时间点的拍摄效果进行了效果仿真。
北理工人把科技成果书写在使命担当中,在冬奥盛典中彰显科技美学、文化自信,矢志强国,北理工人永远在路上!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