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LED产业渐趋复苏,疫情导致部分延缓推迟的项目正逐步落地,促使LED显示屏需求看涨和市场扩大。应需求进入增长等因素的驱使下,产能预备竞赛也悄然再起,显示相关企业开始在产能扩张的道路上一路前行。随着各大品牌跟随苹果脚步导入Mini LED相关应用,2022年终端应用扩大成长,两岸掀起Mini LED扩产潮,产业趋势乐观。连全球最大的LED点测分选设备厂惠特也因应客户全面性扩产及新增代工客户,从2021年第4季起扩增产能达30~40%,据估算,惠特手上已收订金的设备大单已超过53亿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2.15亿元),可望在2022年营收达双位数成长。
LED微间距市场应用扩大
封装企业投资扩产规模宏大
不仅是惠特一家公司扩产,整个LED显示行业都在今年集中发力,主要原因是Mini LED显示屏在终端市场的起量,刺激到应用商,应用商的需求对供应链传导,行业再次迎来热潮。早在6月时,多家企业例如东山精密、国星光电、鸿利智汇、兆驰股份、瑞丰光电、木林森等相继在投资者互动以及其他平台上透露其新动态,其中包括增资、扩产进度、订单、产品技术等方面,Mini/Micro LED成为其主要扩产方向:
5月,东山精密在投资者互动活动上透露,公司的Mini LED背光产品已与国内客户合作量产应用于TV显示设备;同时笔电、pad等产品的量产应用,也在积极推进。
5月30-31日,鸿利智汇在投资者互动时表示,Mini LED一期产能利用率较高,主要为国内主流的厂家提供小批量、批量的生产。Mini LED二期项目目前处于施工建设阶段。Mini LED二期项目施工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近17.84万平方米,完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40亿人民币。
5月26日,兆驰股份在投资者互动时针对扩产问题做出回答,公司LED芯片板块目前已有的扩产计划是红黄光项目,第1批将于今年年内投产。兆驰光电LED显示及照明器件扩产项目总投资17.8亿元,建筑面积约8.9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扩建2000条LED显示及照明器件封装生产线,项目于2020年12月开工建设,2021年已新增建设完成产线1000条,2022年还将完成1000条。待扩建项目全部达成后,可增加2000人用工需求,预计达成30亿的年产值。
兆驰股份1000条封装线投产仪式
6月2日,瑞丰光电在投资者互动上表示,公司拟在湖北葛店建设公司湖北制造基地,目前正在推进购置建设用土地的程序,公司具备Mini LED批量生产能力。瑞丰光电计划2021全年集资7亿元用于扩大全彩LED、Mini LED以及Micro LED生产项目。
8月9日,木林森在互动平台表示,今年以来随着行业景气度向上,公司LED封装业务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维持在高位。
8月9日,国星光电表示,公司10亿元扩产项目的二期已完成资金投入。目前国星光电Mini LED产品处于满产满销状态,而且国星光电吉利产业园项目(二期),在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动工。
国星光电吉利产业园项目(二期)
这些企业的动作无一例外地指向Mini LED,或推出产品或扩大器件产能,而且隆利科技与康佳达成合作,为康佳新产品提供优质稳定的背光驱动,这也说明企业在扩产的同时也在寻求可靠的供应商深化合作。
市场回暖 显示屏厂扩产机遇来临
LED显示屏企业也扩大产能。争取Mini LED领域话语权,企业扩大产能的另一因素是营收的上涨,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整个行业的利润是回暖的,接近2019年水平,这为企业在Mini/Micro LED赛道的竞争提供了发展底力。
Mini LED作为新型显示技术,竞争壁垒也很高。首先是长达数年的人才与技术的积累。其次是红光技术的储备,很多下游LED厂不具备红光技术的研发条件。第三是品牌效应,作为新型显示技术,用产品抢占市场才是最佳竞争手段,市场对产品的认可度决定了产品的品牌效应,并且还要在后期衔接迭代产品。这些条件并非所有厂商都有能力具备,在有能力竞争的企业中,华灿光电认为单纯地扩产增值有计划地增质效率高。
华灿光电扩产计划主要是两个项目,LED芯片业务集中在义乌和张家港。从产品来看,义乌主要募投项目是Mini LED扩产,张家港则有高端照明、背光、显示屏、红光Mini。从金额来看,华灿光电扩产进度比预期快,其中Mini LED募投资金截止今年上半年已经支出5.8亿元,完成近50% Mini LED扩产计划。华灿光电计划扩产Mini LED同时兼顾Mini背光市场、RGB户内外显示、植物照明、车灯等。
强力巨彩LED产业园计划总投资超40亿元,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将建成集工业厂房、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LED光电产业化基地、综合办公楼、营销公司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综合性产业园。
强力巨彩生产基地
洲明的大亚湾二期智造基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LED显示屏智造基地。自2019年2月启动建设以来,已陆续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通过全面引入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将逐渐实现“数字化制造”和“工业4.0”升级。
洲明科技大亚湾产业基地二期
2021年9月15日,佛山市青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联合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天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迎来了总部项目联合动工仪式。佛山青松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人民币3.8亿元,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筑造国际化的商务环境。
青松总部项目动工仪式
自利亚德Micro LED量产基地正式投产后,产品受到市场认可,订单相对饱满,截至目前,Micro LED订单过亿。利亚德表示,利晶的产能规划是2022年底达产时实现1600kk,今年从年初开始根据市场需求提前扩产,5月底实现800kk。12月,深圳利亚德正式乔迁利亚德南方总部LED产业园。利亚德南方总部是集产品研制、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LED产业园,是集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于一体的“先进制造”产业园,是利亚德数字化转型,全面迈进“高端制造”的重要一步。深圳南方总部LED产业园的建成,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产能不足的痛点,让利亚德产能问题成为历史。达产后,利亚德深圳南方总部年产值将达50亿元,利亚德集团智能显示可实现100亿元总产值。
利亚德南方总部生产线
艾比森启动惠州智能制造工厂二期项目,拟追加投资2亿元人民币用于惠州工厂二期扩产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产能,以满足订单不断扩大的需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改造现有的生产制造与服务模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LED 显示领域的人工成本高、产品种类多、生产规模大,智能化生产成为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产能释放将使行业回归常态
晶元光电目前致力于提高Mini LED芯片的生产效率和产量,短期目标是产能提高20%-30%,其中10%在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其余的将在2022年第1季度实现。此外,晶元光电还将增加设备,以扩大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工厂的产能,2022年全年总产能增幅将达到50%。消息人士进一步指出,虽然电视LCD面板的价格正在下跌,LCD电视的虚头也正在下降,但用于高端大尺寸LCD电视的Mini LED背光不会受到影响。
三安光电也已经开始生产Mini LED芯片,主要为三星电子供货,华灿光电正投资5.8亿元人民币以扩大Mini LED芯片的产能,并在2021年6月底完成了50%的产能扩张。
明微表示,随着灯珠间距的缩小,单位面积使用的灯珠数目呈指数增长,显示屏上需要放置更多的驱动芯片。驱动芯片要突破尺寸缩小、电流显示均匀性好、芯片输出电流通道间相互串扰小、可靠性高等一系列难题,在集成更多数量晶体管提升芯片性能的同时,需将多个功能模块封装在同一个芯片里从而实现功能的多样化,形成高度集成化的驱动芯片产品。随着Mini LED产能扩大,对芯片的需求将会更大,原本就已经捉襟见肘的芯片产业,能否通过扩大产能满足需求?
富满电子表示,随着5G技术及其商用的快速发展以及Mini LED显示应用的控制驱动芯片的市场需求显著提升,公司一方面在5G射频IC领域,继续通过内生外延加速布局切入射频滤波器、WiFi FEM芯片等5G射频系列芯片领域。公司在1-0.3mm点间距的Mini LE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密切关注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以及前瞻性布局未来智能制造,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持续优化产品设计。目前富满电子在1~0.3mm点间距的小间距LED和Mini LED芯片领域已经取得关键突破,未来有关产品也有望快速放量,从而持续增厚公司业绩。
集创北方、明微、富满微等芯片厂的扩产消息8月就陆续放出,LED显示行业翘首以盼的“缺芯”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不过现实并没有预想那么顺利,晶圆代工厂视代工LED显示驱动IC为低利润,而汽车、5G等芯片代工利润相较于LED驱动IC更高,晶圆代工厂更倾向于高利润产能,必然会挤压驱动IC产能,LED显示驱动IC的供货短缺将成为行业顽疾。
从今年下半年的行情分析,“缺芯”问题虽然没有被解决,但是芯片厂商的有意倾斜也缓解了行业对芯片的需求,随着芯片厂的扩产完成,2022年将有望解决“缺芯”问题。
LED显示企业扩产迅速
明年产值走向高峰
今年传统LED显示产业虽然经历了“虎头蛇尾,大起大落”非正常化的市场洗礼,但从各头部企业的未来部局,相信未来市场依然乐观。占据应用市场主体的头部企业为赢得未来显示行业的话语权,通过近几年的布局和技术积累,Mini LED产能或在明年下半年集中爆发。
头部企业产能释放将促使行业回归常态化,传统产品价格也将逐步回归正常。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更多跨界巨头布局Mini/Micro LED产业,行业格局或将再起波澜。
根据多家企业提供的信息,目前Mini LED直显产品市场需求正在增大,中小尺寸显示产品市场需求明年也有望再上一个台阶,这些景象可以加速推进各企业的扩产计划,预计到2025年,达到扩产增值的高峰。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