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精密光学企业福特科光电再冲科创板IPO
发布时间:2021-12-21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1031 分享到:
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定于12月21日上午9时召开2021年第98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特科”)的首发申请,保荐人为民生证券。
福特科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是《科创板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款,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福特科主营业务为专业从事精密光学元组件、精密光学镜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
主要产品包括精密光学平面元件、精密光学透镜、精密光学组件等精密光学元组件,高清视频监控镜头、智能交通ITS镜头、机器视觉镜头、车载镜头、智能识别镜头、红外镜头、紫外镜头、星光级超高清高速摄像镜头、防/耐辐射特种镜头等精密光学镜头,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半导体检测、光电仪器、智能制造、机器视觉、生物医疗、汽车安全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汽车激光雷达以及工业激光、5G光通信、航空航天、生物识别、AR/VR等高端光学应用领域。精密光学元组件产品以定制化产品为主,精密光学镜头产品以非定制化产品为主。
招股书显示,福特科在光学镀膜技术、精密光学冷加工技术、精密光学镜头设计和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形成了集精密光学元件、组件设计开发、精密制造、销售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独立、完整的业务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84亿元、4.21亿元、3.8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4271.55万元、3455.03万元、3789.20万元。福特科研发投入分别为 3069.23万元、3268.11万元、3063.4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8.00%、7.77%、7.97%。
福特科在精密光学元组件、精密光学镜头的设计、研发、生产等方面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研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光学元组件、精密光学镜头产品。此次福特科科创板IPO募集资金主要是投向“精密光学元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这并不是福特科第一次冲刺上市,早在2012年其便进行创业板申报,但最后以撤回申报材料而告终。

此次福特科预计募集4.57亿元用于精密光学元件产业基地、研发中心等项目的建设。

作为光学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福特科背靠包括大疆在内的多家大客户,其业绩发展较为稳定。招股书显示,2020年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5亿元、0.51亿元。

2012年,福特科曾在国金证券(600109.SH)的保荐下向创业板递交IPO申报,但是却以福特科的主动撤回材料而告终。

福特科表示,彼时公司出于发展战略考虑,可能涉及到股权结构重大调整,因此撤回IPO。而上次的IPO撤回也让福特科的部分原股东就此退出。

招股书显示,自然人何灵妍、陈昊兵和株式会社VIRAGE CAPITAL以原始出资额保本退出福特科,其股权则由福特科(香港)实业有限公司承接。

撤回材料后的福特科在2015年选择登陆新三板挂牌,wind数据显示,福特科在2015年和2016年曾进行两次定向增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共计募集约0.38亿元。

核心技术依赖性存疑
作为聚焦于精密光学器件集研产销一体的企业,福特科的产品主要分为精密光学元组件和镜头等,其中主要的收入来源于精密光学元组件。

招股书显示,精密光学元组件从2018年至2020年分别为其贡献1.84亿元、1.81亿元和1.83亿元,在当期营收中的占比基本接近50%。

虽然背靠阿莱技术(ALGN.NQ)(及其关联方)、大华股份(002236.SZ)等大客户,福特科的营收却出现下滑。福特科2018年至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3.84亿元、4.21亿元和3.85亿元,其中2020年同比下滑了8.6%。而归母净利润则是不降反升,福特科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亿元、0.41亿元和0.5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头顶高新技术企业的光环,但号称是福特科的核心技术的“非球面数控研磨抛光”、“单点金刚石车削”两项技术所对应的营收占比却低于1%。

比如非球面数控研磨抛光技术从2018年至2020年为福特科贡献的营收分别为101.08万元、92.89万元和59.46万元。

对此,交易所也提出质疑:“请发行人说明公司各项核心技术对营业收入的贡献情况及其计算划分依据,前述两项核心技术(即上述两项核心技术)对应的产品情况,对应产品营业收入低于1%但被认定为公司核心技术的原因及合理性。”

而福特科则解释称非球面及自由曲面技术是行业发展方向之一,这两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相关产品市场不断得到拓展。福特科还透露其目前已陆续取得了华为、HiLASE Centre 等客户的小批量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技术的商业落地并非来源来自于福特科自身,其中部分环节基于进口装备实现的,福特科也承认,非球面技术中所使用的非球面数控铣磨机、非球面数控抛光机无法使用国产设备替代。

这也意味着福特科的核心技术可能存在对于进口设备依赖的风险。对此,交易所也曾围绕福特科是否对境外设备存在依赖性、核心技术竞争力是否高于进口装备的竞争力提出疑问。

福特科则认为核心技术的重要性高于装备,并表示目前在研磨、抛光、镀膜、装配、 检测等工序,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并存,主要设备均可选择国内供应商替代,不存在对境外设备的依赖。

此外,福特科还透露上海元成光学器材有限公司的非球面数控磨抛机的性能已接近德国非球面数控磨抛机。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