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被国家、省、市政府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长春雄厚的光电产业及装备制造产业为基础,采取“政府导向、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长春新区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园应时而生。长春新区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园是长春新区联合长春市工信局、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建设的精密仪器与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产业园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打造东北亚高端智能产业带。
作为长春新区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园区,4年的时间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产业园实现了质的飞跃,已经培育出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以永利激光、惠邦科技、捷民光电、奥拓自动化等公司为代表的12个园区二期优质产业化项目全面开工。2022年,园区一期和二期项目将全部建成投产,预计实现产值突破50亿元。
光电和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2018年已引进企业34户,其中18家高
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技术研究中心,3家三板挂牌企业。园区拥有2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预计全部建成后将实现产值55亿元,税收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7000余个。
目前,园区已集聚了融城智造、永利激光、光华微电子等18个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其中,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主营的二氧化碳激光管系列产品,具备年生产量十万支的生产能力,国内销量第一;长春光华微电子设备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主营的激光调组机产品国内销量第一,处于行业垄断地位,晶圆探针测试台准备投入批量生产;长春长光宇航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复合材料生产及检测设备产品,已应用于快舟-1甲火箭、吉林一号卫星……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围绕光电分析检测仪器、激光、智能制造、航空航天信息等领域,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截至2019年底,北湖域内相关产业企业数已近400户,初步形成了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光电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今年,以永利激光、惠邦科技、捷民光电、奥拓自动化等公司为代表的12个园区二期优质产业化项目全面开工。2022年,园区一期和二期项目将全部建成投产,预计实现产值将突破50亿元。
在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开发区核心区域,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产业园成为科技支撑力强、内生动力足的典型代表。在这里,24户企业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龙头企业占比超过90%,培育和集聚3户“新三板”挂牌企业,18个企业已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在18个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围绕光电分析检测仪器、激光、智能制造、航空航天信息等领域,园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截至去年底,北湖域内相关产业企业数已近400户,初步形成了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光电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作为首批签约入驻的企业,长春荣德光学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工业编码器和高精密联轴器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拥有三十多项国家专利。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预计在近日建设完成的工厂,未来3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亿元,全面达产后公司年生产编码器能力可达百万台以上,他们有信心在5年内成为亚洲编码器行业的龙头。
长春光华科技产业集团则是国内知名的物联网产品研发和生产型企业,公司专门从事现代物联网RFID产品、物联网机器人(IR)和物联网智能制造装备(IMP)的研发和生产,已具有物联网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国家级资质认证。历经十多年的发展,该公司目前已成为现代物联网、智能产品和智慧系统卓越的开发商和生产商,并在智能交通、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领域取得了明显进展,在物联网产品、物联网软件及物联网集成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目前,园区产值保持年均30%的增长。“自2016年园区启动一期项目建设以来,这里成为全省首个以‘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市场化运作’的特色产业园。”园区负责人介绍,这样的运营模式,使园区既能通过政府主动介入,委托国内顶级设计院实施统一规划,又能通过集聚一批科技成果高、成长性好、市场较成熟的项目,筛选培育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对产业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还能针对重点发展领域,制定出台精准的产业扶持政策,构筑起产业生态体系,使园区在土地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比值上实现“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