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一直以来本着简单、规范、责任的经营理念,以技术研发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地坚持品质和服务的创新。”五方光电(002962)董事长廖彬斌总结创业经验的语言简洁而有力。作为红外截止滤光片(IRCF)行业的后来者,五方光电成立短短七年便成为行业全球第二,实现了许多企业翘首以盼的上市宏愿。
廖彬斌性格乐观、温和、包容,热爱慢跑、慢走等运动。“我对所有的事情都秉持初心和执着,我乐意跟大家一起分享。我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创业初期保持一颗平常心,只希望认真地工作,在行业的大背景下能够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既然我们想做这个事情,一定要付出努力,哪怕付出努力之后,最终不成,我觉得也无怨无悔。”
对话五方光电董事长廖彬斌
初入滤光片行业——抓住行业变革契机
20年前,廖彬斌还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1999年来到深圳后,他持续六年就职于一家传统电声企业,带领团队从事公司主要产品麦克风的国际贸易工作,因此获得了许多在全球各地参加大型电子展会的机会,能够接触、了解全球电子市场的前沿信息。这些经历加深了廖彬斌对电子产品的了解,提高了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扩宽了我的视野,对我的格局有一定的影响。”
2000年,廖彬斌(左四)在印度与有关客户合影
2005年,廖彬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与当时国内许多普通创业者一样,他创办的企业最初承担了一些外企在国内的“office”角色,帮助它们在中国开展组织订单、验货、研发和寻找新产品、出货等工作,廖彬斌由此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管理、订单服务等经验。
2010年时,全球的IRCF市场其实已有充分的发展,韩国的奥托仑、中国的水晶光电、欧菲光等企业已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进入滤光片市场之前,廖彬斌对这个领域完全不具备相关经验,但对整个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后,乐观的他认为这个市场未来能有所突破,自己的公司也能找准发展方向。
不过他仍然意识到,一个初创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在技术研发、精细化生产管理、资金以及客户的认可度等方面,与上述企业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他选择了从中低端市场入手,建厂初期主要经营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模组的红外截止滤光片等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产品。幸运的是,与当时笔电市场的镜头龙头、台湾上市企业如亚洲光学、先进光学等进行业务合作,五方光电起点相对较高,既增加了团队对产品的认识,也促使公司加紧研发,并建立了较高端的品质工艺、品质体系,顺利完成了前期的积累和铺垫。
2011年,廖彬斌(左四)与荆州有关领导合影
2012年,五方光电前身湖北五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湖北五方”)成立,主要从事IRCF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使用的光学基材不同,IRCF可以划分为白玻璃IRCF、蓝玻璃IRCF和树脂IRCF。
当时,手机摄像头模组的标杆企业舜宇光学找到五方光电,成为五方光电第一家手机摄像头模组客户,五方光电也借此进入了手机产业链。借助舜宇光学的平台,廖彬斌接触了越来越多的摄像头模组厂家,到了2013年,五方光电的产品出货规模已在国内市场位居前列。
廖彬斌回忆,舜宇光学对供应商要求较高,对公司的资格认证耗时长达三四个月,五方光电为此做了很多铺垫性工作。“舜宇来找我们,我相信不是完全取决于摄像头市场向手机转型的机会,其实跟我们自己的努力还是有很大的关系。”与舜宇光学成功合作,证明了五方光电此前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产品品质获得了行业领军企业的认可。
实际上,当时滤光片行业的供应链较为缺乏,特别是中等档次产品的供应链,介于高端和低端之间的市场出现空白——对产品性能要求较低但品质要求较高,五方光电的加入正好弥补了这个市场,这也是他们当时很快进入角色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而五方光电进入市场的时候,又恰好是消费类电子对摄像镜头需求不断增加的时间点,当时无论是手机市场、笔电市场,还是监控摄像头市场,都对滤光片产品有一定的需求,并且摄像头模组的制程模式正在发生变革。
廖彬斌坦言,没有想到摄像头模组制程模式的颠覆给了自己一个巨大的机会。“当时整个摄像头模组的制程发生了改变,以前三个模式的制程以CSP为主,也就是说我们的产品主要是搭载在手机镜头上面的。但在2011年, COB制程开始兴起,我们赶上了第一波COB制程的前序。生产摄像头模组厂直接向IR场景,就是滤光片厂进行采购,应该基本上是从2012年才开始的。”
定位荆州 全力发展
廖彬斌将公司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15年之前,2015年~2017年,2018年至今。
2010年~2014年,廖彬斌相继投资设立了苏州五方、东莞五方和湖北五方,这一阶段,公司专注于技术研发和客户资源积累,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当时整个市场的产品以白玻璃IRCF为主,这三家公司的产品有一定销量但产值基数不大,且三家公司在管理、技术研发上相对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2015年开始,廖彬斌下定决心对三个主体进行整合,以避免同业竞争和消除关联交易,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五方光电的创业团队都来自湖北荆州,在荆州拥有产业园并获得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且考虑到当地人力成本、电力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最终决定以湖北五方作为主体进行业务整合,主要生产能力转移至湖北荆州。
众所周知,国内手机产业链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而荆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既不靠近客户,也不靠近供应链市场,但五方光电具备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从接到订单到出货只需要一周时间,且得益于产品体积较小、便于运输等特点,物流环节并未给公司造成较大的影响,基本能够保证夕发朝至。
也是从2015年开始,五方光电开始生产和销售蓝玻璃IRCF,在国内是首家生产蓝玻璃IRCF的厂商,当时是为一家台湾企业白金科技进行代工,产品全部出口。2016年~2018年,公司积极推进“大客户”战略,在保持原有客户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陆续开发了欧菲光和旭硝子等新客户,至此与国内全部一线摄像头模组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成功开拓国际市场。在此期间,五方光电客户欧菲光、舜宇光学、信利光电等摄像头模组企业陆续停止了红外截止滤光片的自产,这为五方光电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五方光电产品——蓝玻璃IRCF
2015年-2018年,五方光电的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谈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时,廖彬斌充满自信:“我们的技术研发能力、精细化生产能力以及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上市和5G 2019年翻开发展新篇章
2019年,历经7年发展的五方光电终于在深交所敲响上市金钟,迎来公司发展的新篇章。
2019年9月17日,五方光电登陆深交所中小板
2019年也被称为“5G元年”,今年国内已有多个手机厂商推出了5G手机,对此,廖彬斌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5G对于我们整个摄像头产业链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5G的市场需求应该从2020年到2021年开始爆发。“
五方光电本次IPO发行募集资金7.25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及生物识别滤光片生产中心建设项目、研发中心项目。
5G应用加速了手机的迭代,也就加速了整个摄像头模组以及滤光片产品的迭代需求。廖彬斌表示,增加3亿片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的生产是经过仔细演算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双摄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多个手机品牌出现了三摄及多摄的现象,保守估计,2020年全球滤光片的市场需求约为60亿片,按照五方光电2018年的市场占有率16.13%计算,能够保证10亿片的需求,基本可以覆盖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扩产后的产能。截止2019年中期,该产品的产销率已达到95.36%。
另外,5G的应用还加速了一些新产品如生物识别滤光片的应用。2018年下半年,五方光电生物识别滤光片已实现小批量生产、销售,目前已具备批量供货能力。廖彬斌介绍,生物识别滤光片的应用非常广泛,5G使很多设计功能变成现实,它们更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意义。
期待更多市场的开发以及新产品带来的新动能
五方光电红外截止滤光片最近三年的市场占有率从8.59%提升至16.13%,居于行业前列,服务客户主要是舜宇光学科技、欧菲科技、丘钛科技、信利光电等大型摄像头模组生产厂商,前五大客户的集中度超过八成。但与此同时,2016年-2019年中期,该产品毛利率从50.58%下降至33.77%。
廖彬斌对此表示,手机终端生产商主要是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联想等,摄像头模组厂相对数量并不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司客户相对集中,且集中化趋势还将继续凸显。而消费类产品价格下降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每次价格下降也伴随着自动化生产的改善和集中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廖彬斌指出,2018年~2019年这一年多时间,蓝玻璃产品的价格虽然还在下降,但降幅越来越小。
IRCF在华为手机的应用
此外,五方光电在新的材料领域方面也不断研发高利润率产品,如2019年增加了树脂IRCF的出货,它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的滤光片,单价基数也远高于蓝玻璃,这使得整个公司平均的产品单价并没有下降,2018年-2019年毛利率基本趋稳。
本次募投项目还包括生物识别滤光片,廖彬斌预计它将与5G同步,在2020年-2021年迎来井喷,假设智能手机一年全球的需求量是15亿部,对红外截止滤光片的需求将是是60亿片,而对生物识别滤光片的需求将会是30亿片,且手机领域的VR、AR领域对其也有一定的需求。
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五方光电还会考虑在智能驾驶汽车市场、监控摄像头等市场进行布局。 廖彬斌介绍,募投项目将为以后项目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在更远的未来,五方光电也可能会围绕光学产业链、镀膜产业链等进行更进一步的投入。
廖彬斌表示,“上市对于企业来说,它既是一种机会,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