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中期,中部三省(湖北、湖南、江西)20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87家获得了政府补助。其中,自2012年起,已经连续4年获得政府补助的三安光电,仅2015年中期就获得2.95亿元的政府补助,高居首位。
事实上,吃补助已成一种常态。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中三省203家上市公司中,有190家连续三年都获得不同额度的政府补助。
不能否认,在一定程度上,政府补助甚至可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12年至2014年,如果剔除政府补助,中部三省有16家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也就是说要是没有政府补助,这16家公司或许已经退市。
而对已经“披星戴帽”ST公司来说,政府补助可谓雪中送炭,甚至可以让ST公司扭亏为盈,顺利保壳。已经脱帽的湖南上市公司株冶集团,在其成功脱帽、扭亏为盈的2013年,所获得政府补助就高达1.71亿元,而同期,其利润仅2321万元。
1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指出,上市公司多是地方纳税大户,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不断“输血”往往出于政绩考虑,又或者是保护壳资源用于融资。事实上,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民企、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地位平等,应该享有共同发展权。
据了解,三安在LED芯片行业沉淀多年,也获得国家不少的补贴支持,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到2014年,三安光电获得各项补贴额度超30亿元。有数据显示,2010年,三安光电累计收到政府补贴达7亿多元,占比2010年净利润的60%;2011年政府补贴18.29亿元,净利润占比86%,2012年超过3亿的补贴占净利润60%,2013年补贴占比45.7%。
这几年,随着三安光电发展,LED市场渗透率会逐步加大,三安光电的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升,据三安光电2014年年报显示,201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9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2亿元,同比增长41.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24亿元,同比增长48.09%。
财政补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议,有的企业因为补贴而腾飞,大踏步发展扩建,而有的企业,自身发展欠缺,却可以依靠补贴在LED行业不断洗牌的今天,仍然长期存在着。三安光电发展至今早已有了不依靠补贴足以自强的能力,那么这些高额的补贴是否能转换种形式,变成“核心专利发明奖”类似的奖励呢?这是值得行业以及政府思考的“补贴转型”问题。
A.保壳户
16家公司已连亏3年
2012年至2014年,在中部三省203家A股上市中,有16家上市公司在减去政府补助的情况下,已连续3年亏损,包括昌九生化、广济药业、华菱钢铁、华中数控、金健米业、湘潭电化等。榜上有名的华菱钢铁仅2011年就获得11.68亿元巨额政府补助,顺利扭亏为盈。
B.特助户
ST企业无一例外均获补助
目前,中部三省虽然只有3家ST公司,分别是*ST古汉、*ST酒鬼和*ST光学,但无一例外自2012年到2015年中期,每年都收到政府补助。已经脱帽的株冶集团,在其扭亏为盈的2013年,所获得政府补助高达1.71亿元,而同期,其利润仅2321万元。
C.典型户
“补贴王”多为国企
在2015年中报所获得的政府补助额度最大的前十个上市公司中,除了蓝思科技,其余9家上市公司,不是国企就是拥有国资背景,如三安光电、湖北能源、葛洲坝、凯迪生态等。
D.重补户
每年获补助都在亿元以上
部分公司吃的政府补助,“药量”颇大,2012年至2014年中三省有11家上市公司,每年获得的政府补助都在1亿元以上。其中,三安光电近三年半所获政府补助高达15.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