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厂削价抢攻,液晶面板无利可图,韩厂转向OLED面板。当前大型OLED由LG Display(LGD)一家独霸,据称三星决定进入市场,正在测试量产技术,要压低成本,击倒LGD。
韩媒ETNews 23日报导,业界人士透露,三星电子旗下的三星Display将在5月决定量产OLED电视面板的技术。三星Display正在测试结合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和喷墨印刷制程(inkjet printing)的新方法,两者交替使用,提高良率。由于OLED材料不耐热,沉积刻蚀时容易损坏,穿插使用喷墨法可减少失败。
三星Display采用应用材料的CVD机台和Kateeva喷墨装置,不断修正量产技术,OLED堆叠层数已从5层减至3层。三星大型OLED使用自家的WOLED(White OLED)技术,与LGD不同,盼能大幅降低成本,确保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三星Display将敲定大型OLED量产投资计划,初步金额可能是3兆韩圜(约24.4亿美元)。业界代表说,三星Display认为当前OLED电视面板的价格,对消费者而言仍嫌太贵,该公司需要研发出适合的新技术,也须在进入市场前,取得价格竞争优势,以便抢下主导权。
近年来,三星Display部门愈发低调,和LGDisplay在大小OLED面板领域攻城略地不同,三星相对有收缩战线的意味。“近年来,三星手机业务一枝独大。手机等终端业务投入少、变现快,三星不免会顾此失彼。”马俊颖表示。
曾几何时,代表着韩国新科技产业象征的庞大产业公司三星电子却成为一家手机公司。2013年手机业务为公司整体营收贡献七成利润,终端产品贡献九成利润。手机市场的波动已经成为韩国三星不能承受之重。
三星手机覆盖范围广,包罗各个尺英寸和价格区间,曾经蝉联全球品牌销售榜榜首。三星业绩几乎被手机业务绑架。不过之后这样的局面发生变化,高端机不敌苹果,低端产品也受到中国和印度等品牌的冲击。腹背受敌之下,竞争优势被明显削减。
之后,三星希望打破这种局面,以求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今年三季度,这样的调整初步见效。和以往依靠手机等业务不同,三季报显示三星公司的芯片和显示业务成为重要的盈利板块。第三季度芯片业务的运营利润达到3.5万亿韩元,智能手机业务第三季度的运营利润则为2万亿韩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巨型产业集团须有居高思危的风险意识。三星若痴迷于手机市场的变现能力,定会成为温水中的青蛙。
近年来,三星Display的同城竞争对手LGDisplay与三星的表现大相径庭。从两年前开始,后者就开始大力推广下一代显示方式OLED面板。家电产业分析师刘步尘认为,两家企业心态受制于既有利益。三星在液晶市场占有率第一,若大力发展OLED产业,相当于“革自己的命“,所以在OLED显示产业步伐明显不及LG。
但面板产业作为上游基础建设产业,对于大型电子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索尼出售面板业务,相当于自掘坟墓,之后在电视产业再无回天之力就是因为为了粉饰财务报表,饮鸩止渴退出面板产业。”刘步尘说。但三星对OLED产业发展的纠结了数年,到了该改变的时候。若是贪恋既有利益格局,忽视了面板市场的投入,长此以往,三星就彻底丧失面板领域的产业优势。这样将使整个集团的盈利风险增大,产业生态也将失衡。
以白电为赢利点
不管是三星还是LG,均显黑强白弱的局面。三星的黑电产业连续多年领跑,但白电产业表现逊色,尤其在中国市场,过去两年,媒体不时爆出三星白电产品停产的新闻。尽管三星方面之后数次辟谣,但这也暴露了白电行业在整个三星电子中的尴尬处境。
2013年,三星白电板块首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当年3月,三星电子将家用空调并入商用空调销售体系,成立新的DAS部门(数码空调解决方案),由原商用空调营业总经理朴营国出任负责人。随后,原来在家用空调销售体系下的三星电子空气净化器团队,整体并入白色家电销售体系。当时三星电子大中华区白色家电营销副总经理谢辉介绍,集团内部希望白色家电能成为三星电子继手机、彩电之后的重要业务板块。根据计划,三星电子2015年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白电销量冠军。
当时三星方面提供的数据是,在中国市场,三星在400L以上大容量冰箱市场的占有率位列第一,在8kg以上洗衣机市场已进入占有率排名前三名,未来目标是夺得市场份额第一名。
三星在高端白电市场表现不俗,但家电行业机构的数据显示,三星白电的整体销售却并不理想。
近日三星向中国市场推出多开门、双开门等多款冰箱,仍然主打高端市场。
中国市场对三星电子全球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星抓住中国家电市场产品结构升级的契机,通过实施高附加值战略,改变了以往三星在中国市场黑电强白电弱的状况,这样的战略意图值得肯定,但渠道下沉是最大问题。随着中国市场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高端产品的渠道也在逐步下沉,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也已经成为高端消费产品的主要力量。
中国白电渠道市场几乎是外资企业的心病,灵活的操作手段让外资企业颇感水土不服。三星的白电高端战略可能并不是单单研发产品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