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3D打印技术打印的玻璃透光率达到99.4%
发布时间:2015-04-21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622 分享到:
高级的光学玻璃,例如相机中的镜头,一般都被日本等国家垄断,中国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光学产品。有网友爆料现在已经可以使用3D打印的方法,对玻璃等光学制品进行制造了,这对于光学产业来说,简直是一个大地震——要知道,现在一个好的光学元件,价格要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3D打印的玻璃
  
  这个技术是由爱特蒙特光学进行应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学器件供应商,率先在中国提供3D打印的光学元件。3D打印光学玻璃的技术,来自一个叫LUX的公司,它使用自己拥有专利的3D打印技术,结合自己研发的高分子聚合物3D打印材料(具体名字和化学式,由于商业保密,南极熊不能在此提供)。LUX位于荷兰,由SET Ventures,Munich Venture Partners,Turnstone Capital,Filsa Capitaland Midtop等几个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支持,具体投资金额未知。

玻璃网新闻图片
  
  展出中的3D打印的
玻璃

  什么是3D打印光学器件?
  
  3D打印结合了塑料光学元件的优势,光学器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一滴一滴被打印出来。3D打印不需要很贵的模具,大量的治具或者后期处理。因为没有传统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限制,这独特的加工过程大大提高了光学器件在生产速度和灵活。它有以前做不到的设计上的自由,它不需要是球面的,甚至不需要是旋转对称的光学元件。这种意义,对于光学领域来说,就像鸟儿飞出了笼子,可以随意翱翔一样。
  
  有什么优势?
  
  1.设计自由–可定制的形状,非对称设计,自由变形。
  
  2.短交期,快速成型和同样设计上的可迭代性。
  
  3.无最小起订量:想打印多少打多少
  
  4.无需开始的模具投资
  
  5.不确定哪个设计更好?一次全打出来!
  
  6.质量轻
  
  玻璃光学3D打印机使用最常见的CAD文件,IGES更好,但是也接受STL和STEP文件。最大尺寸可以是380x200mm(14.960”x7.874”);最大厚度20mm(0.787”)。波长为587.6nm的时候折射率是1.53,牛逼啊!
  
  设计上的限制
  
  3D光学打印作为技术平台仍然在发展,目前还不是非常完善。
  
  一个表面必须是平的
  
  不能有悬臂和中空结构
  
  最大尺寸380x200mm(14.960”x7.874”);20mm(0.787”)最大厚度
  
  如果太高了直墙会成为个问题;只有超过80°的才可以被打印
  
  公差多少?
  
  由于打印过程的性质,公差取决于设计上的尺寸和复杂程度,但是绝大多数小于100μm。
  
  适用于多少波长的光线?
  
  1mm的打印材料透过率是99.4%,420nm至780nm的可见光波段99.4%透过率,此外的波段透过率衰减明显。为了增加元件的使用寿命,请避免紫外和红外光的照射。
  
  使用寿命
  
  保证一年,然而,一般的环境下至少可以使用5年.为增加寿命,防止元件被紫外和红外光照射,过热,储藏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
  
  和传统的开模塑料元件比
  
  材料性质与传统塑料元件非常相似,看上去有点发黄,稍微有点朦胧感。没有治具费用,每次打印的都可以不一样。
  
  可以镀膜吗?
  
  还没发展到可以镀膜。
  
  如何清洁?
  
  压缩空气,水,其实一切温和的手段都可以。材料是高分子聚合物,可溶于酒精,所以不能用酒精清洁。
  
  放置温度范围是?
  
  -20°C到+60°C都没有问题.超过+60°C会引起改变颜色,变形和融化。低于-20摄氏度表面会断裂。
  
  3D打印发展迅猛,但光学行业是一个高精密行业,一般来说,使用传统抛光技术制造的透镜,面型规格为纳米级别,现在的3D打印技术很难制造出同等精度的透镜。LUX现在提供的也仅仅是光学导光,透镜阵列等照明应用光学产品,因为照明应用比起成像应用要求的精度要低很多。光学行业突飞猛进,今天的技术很快就会成为过去。在笔者看来,3D打印是未来的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高精度更快速的打印技术,适用范围更广的材料。说不定将来啥时候就可以3D打印一部太空望远镜,观测宇宙了。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