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道康宁起诉国内封装胶水企业康美特科技
发布时间:2014-09-04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973 分享到:

    近日,美国硅胶大厂道康宁通过旗下子公司起诉北京康美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美特”)在业内引起一片哗然。
  
  道康宁方面对此次专利官司的具体进展一度闭口不谈。但道康宁大中华区市场部总监陆亦在今年6月媒体圆桌会议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道康宁拥有5000多种专利,每年销售额的4%-5%都用于技术研发,不管销售额增长多少,这个比例都会维持,每一个专利的背后都是很多道康宁专家在全球范围内研发的成果。

        比如LED高折射率的封装产品,早在20世纪以前道康宁就进行研发,15年前在日本最先拥有专利,2008年在中国申请专利。道康宁在各个场合都会不遗余力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因为这对道康宁来说是一种资金投入。
  
  他相信中国政府正在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市场环境,同时他希望整个硅胶市场将向着有序健康的竞争环境发展。
  
  对于一家国际厂商来说,除了据说拥有超过400人律师团队的日亚之外,目前很少有巨头愿意打专利战,除非竞争对手已经撼动它在某一块市场的领导地位。
  
  国产胶水强势来袭
  
  如果你是一家普通的封装厂,只是生产供国内使用的中端封装器件,采购胶水时三家供应商报价。道康宁报价超过4000元/公斤、台湾厂家报价超过1000元/公斤、国产硅胶报价1000元/公斤,你会选择哪家?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你肯定会选择价格最低的国产硅胶。
  
  这与中国的国情有很大关系,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大陆LED封装厂超过1700家,但是封装大国却没有一家真正能媲美日亚、飞利浦流明、科锐这样的国际大厂,唯一可以在规模和产值上达到国际标准的只有木林森。
  
  “在中国一个产品只有一家做的时候利润很好,但是马上2-3家就杀进去开始价格战了。”美卡乐总经理江忠永以1010小间距器件为例,最开始这种器件只有台湾亿光一家在生产,随后宏齐进去了,现在国内的厂家也都进去了,价格开始大跌。“我们了解的价格,去年是0.2元,后来0.16元,现在0.13元了。”器件价格下跌,封装厂就必须让自己的成本不断降低以保证利润,于是纷纷在胶水、荧光粉等原材料上压价并拖长账期。
  
  不可否认,国产胶水技术正在不断进步之中,“目前较多已经开始在高端市场取代进口胶水。”国星光电副总经理李程表示,但国产胶水往往“顾此失彼”的情况比较多,难以全面兼顾防硫化、耐老化、高结合力、抗冷热冲击性能等,细节上还需加强。目前还难以满足背光器件、路灯照明的高功率器件、高端显示屏器件等较高品质要求器件的采购需求。
  
  据李程估计国产胶水在封装厂中的使用量占比可以达到20%-40%,当然不同的产品类型或档次很难有准确的统计,国产胶水的采用量差异也很大,高端应用预计20%不到,低端应用80%也有可能。 

    道康宁最开始也有销售显示屏灌封胶,胶水的作用仅仅是防水,技术难度很低。国产胶水厂杀入之后价格相比道康宁便宜太多,最后逼迫道康宁不得不放弃这块市场。

        现在道康宁的战线已经全部集中在高端市场的照明类封装硅胶,大部分在高折的部分,而国内的胶水企业也正在全力进军高折市场。道康宁在照明封装胶上很可能重蹈覆辙。
  
  有业内人士跟记者爆料,迫于价格压力,道康宁最近强推3000元/公斤左右的高折硅胶,试图扭转市场困局。[JF:Page]

国内专利意识淡薄
  
  空穴不来风,中国整个大的市场环境一直对知识产权并不太重视,因此也给了国际大厂发动专利战的机会。因为大家都觉得抄袭没什么,即使打赢官司也不能遏制抄袭。
  
  “在日本,日亚最早做器件,之后有了丰田合成,虽然都是做一样的产品但是他们的做法就很不一样。但是在国内大多是一家公司一分二、二分三,结果大家做的全都是一样的了。东西出来之后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技术难度再高的产品,两年后大家都会了。”江忠永坦言,现在投机取巧的人往往占了大便宜,整个社会也不谴责投机取巧的人。

        长此以往,很多企业都不愿意自己研发,因为他们知道研发出来之后马上就会被抄。“刚做美卡乐的时候,我们的理念是做一些有自己技术含量的不一样的东西,虽然前期比较辛苦,但是后劲很足。今年上半年美卡乐就实现扭亏,全年营业额估计能冲到2亿元。”
  
  “但是退一步说,专利这东西也是个说不清楚的东西,专利战很多走到最后发现是无效专利。”江忠永打了个比方,一个人去晒太阳你就不能申请专利只能你晒太阳,其他人不行,所以国内企业也不要害怕。现在,国外一些厂家采取的都是保密的方式而非专利,有时候申请专利不是保护知识产权而是教别人怎么做。

  作为胶水的采购商封装厂,他们对专利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采购的时候我们并不怎么关注专利的问题,只要测试OK就可以了。”莱特光电副总经理施光典坦言。 

李程也表示,封装厂一般按照封装后器件的可靠性、老化性能去对胶水进行验证和评判。专利考虑的很少,并不是不关注专利,一般是要求供应商提供专利承诺。如果是器件出口,对方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蓝色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生成白光的机制上。

        “胶水本身的专利,供应商可以保证,但是荧光粉厂家就算保证了专利,但是白光生产机制也是无法保证的。自然他们的眼光放在荧光粉而非胶水。”
  
  目前国内胶水专利布局情况又是如何呢?一位胶水厂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胶水企业大多只能做到规避道康宁的专利,真正自己能去申请一些专利做一些布局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之前包括原材料和合成方法的概念都是国外先提出来的。

        道康宁2008年就开始申请合成方法和结构的专利,很多都是绕不过去的,可以说国内很多胶水企业其实是专利侵权的。但是随着国内合成技术的逐步成熟,未来这块国内企业可能还是能跟得上的。
  
  “对于有技术的企业来说道康宁的专利完全是可以绕过去的。但是国内厂家的专利布局意识没有国外那么深,一般都是采用保密的方式,以后我们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北京康美特总经理葛世立表示。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