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江市的通信电缆和光缆产量已分别占到全国的20%和25%以上。该市目前已形成以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光器件、通信电缆、数据电缆等高新技术为主导产品的密集区,产业整体实力显著提高,集群发展特色鲜明,光电缆产业已成为吴江的支柱产业。
通信光电缆是重要基础性工业生产资料。我国通信光电缆基本形成了品种齐全、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在全球通信光电缆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江苏的光电缆生产企业约占全国的50%,产量约占全国的35%,而我省的光电缆生产主要集中在吴江地区。
目前,吴江市共有光电缆企业36家,资产规模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7家。其中,上市公司3家。通信电缆和光缆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0%和25%以上。亨通、通鼎、永鼎3家企业进入全国通信电缆生产企业前10强,成为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核心供应商。去年7月成立的全国质监系统首家国家级光电缆质检中心,已成为吴江光电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强大技术支撑。
以“亨通”、“永鼎”为龙头的吴江光电缆生产企业群,以其先进的技术设备、规模型的生产能力、优良的产品质量、大比例的市场占有率,被誉为“中国光电缆之都”。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吴江光电缆产业集群已拥有光、电缆生产企业30余家,在这30余家企业中,拥有国家级集团4家,省级集团7家,其中生产光缆企业13家。拥有电缆生产线168条,生产能力达6640万对公里;光缆生产线31条,年生产能力达536万芯公里,整个生产能力可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4强,预计2005年销售额可达80亿元。该集群主要的生产设备均是由法国、日本、瑞士、奥地利、芬兰等国进口的国际先进设备。这些光电缆企业主要分布在吴江的6个镇。其中“亨通”集团电缆生产量连续4年为全国第一;“永鼎”、“亨通”龙头企业光缆产销量属全国前列,这两个企业各拥有10条光缆生产线,近年来每年要生产、销售近200多万芯公里,“亨通”集团已成为华东光缆产品质量测试基地;“永鼎”集团的产品免检申报亦已通过了省局审查。在光电缆产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亨通“和“永鼎”已相继成立了“江苏亨通光电技术中心“、“江苏永鼎股份技术中心”两家省级的为光电缆行业插翅添翼的技术服务咨询机构;全市从事光电缆行业的员工有1万多人,其中科研人员、技术骨干达2000多人;2002年全市光电缆行业的社会总产出达60多亿元,在全市整个工业中占到13%。
在光电缆产业集群中的40多家生产企业,没有一家是国有(集体)企业,它们的前身均系乡镇企业。80年代正是吴江乡镇企业发展之初,那时的乡镇企业可以说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窄缝中求生存、谋发展,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没有计划指标和计划安排,从而倒也不受计划的限制和束缚,哪个行业、哪个产品在市场上有空间、有利可图,就是乡镇企业领导人和“外跑人员”争取和选择的目标,他们决策的依据,就是依靠捕捉这些信息。吴江光电缆产业的发展,也正是乡镇企业捕捉到了信息业将大力发展这一信息。“永鼎”集团办厂伊始,生产的是麦乳精瓶,普通塑料制品,进而是电话护套线,经常是“才上马,又换线”,直至与邮电系统“相逢”,找到了契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光电缆生产中,定格为专业生产厂家。“亨通”前身也是在“四千四万”寻寻觅觅中感动了上海某研究所,才得以抓住信息业这一大发展的机遇,创办了光电缆生产企业。
吴江市委市政府抓住信息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把光电缆生产作为优势产业,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特别是在投资环境、资金融通,引进人才及该行业的信息咨询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吴江九龙电缆厂正是在政府这一优越的投资环境、优惠的入驻政策感召下,成为在该市投资生产光电缆的外资企业。自主创业是吴江光电缆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法宝。拥有35亿资产、5000多名员工的“永鼎”集团,在70年代后期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公社塑料厂,建厂初期仅有13个农民工、三间破瓦房、一台吹塑机和2万元贷款,生产的产品是麦乳精瓶,称其为工厂倒不如称“作坊”更合适一些。创业伊始,企业举步维艰、历尽沧桑,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企业领导人和供销人员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捕信息、搞横向、求合作、寻契机。俗话说“天道酬勤”,20多年来,从芦墟公社塑料厂、吴江电线二厂到吴江邮电电缆厂、苏州通信电缆厂,直到94年终于定格为国家级的“江苏永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期间六易企业名称。在生产经营的方式中,也历经了合资、合作、合营、联营、参股等多种形式,终而“问鼎”天下,成了吴江第一家光电缆行业上市公司。“永鼎”的经历是如此,该市大部分光电缆生产企业的发展无一不是有着其相似的经历。
资本的特征是利润,资本运作的期望值是社会平均利润率。吴江光电缆产业的龙头“亨通”、“永鼎”在光电缆产业中的成功,一方面体现了这一基本的经济规律;另一方面又扮演了该产业领头羊的角色。八、九十年代正是通讯业大发展的时期,光电缆行业有着较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亨通”、“永鼎”的成功,使一些精明的企业家和社会资本也很自然地跟着进入了这一领域。很多后来者的光电缆生产企业均是“亨通”“永鼎”发达后相继进入。可以说,资本规律和由龙头企业引领的“羊群效应”是吴江形成40多家光电缆产业集群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吴江光电缆产业集群的发展,还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仅以“永鼎”势成初时,企业周边的村办企业都从事塑料、铝带、油胶、线盘等光电缆的附属产品,现在这些小企业均成气候。更为突出的是,有色金属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光电缆生产基地七都镇原为光电缆产业配套生产的有色金属行业,在经济地位上将有可能与光电缆产业平起平坐,在经济总量的占比上与光电缆产业平分秋色。该市目前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有75家,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其中江苏万宝铜业集团、吴江宏都线缆总厂、吴江环宇铜材厂已成较大的规模。2002年铜管、铜丝、铜带及铝箔、铝板等生产量为24.4万吨,销售收入达35.5亿元,占到了全市工业经济的6.5%,这些企业正是在80年代伴随着通信电缆业的产生与发展而配套性地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