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英国拟采用肩扛式激光致眩器防暴
发布时间:2012-01-09    来源:统计整理   阅读次数:395 分享到:

 英国光电安防系统公司(Photonic Security Systems)开发出了SMU 100激光致眩器,这种新型防暴装置能够使暴徒暂时失明而无法继续作恶。SMU 100最初的用途是打击索马里海盗(BAE也开发出了类似系统),而英国暴乱发生后,项目开始将群体控制作为主攻方向。这种肩扛式激光致眩器可发射闪烁式激光束,光束截面直径为3米,可使500米以外的目标暂时失明,作用距离远大于催泪瓦斯和“泰瑟”枪。在致眩器的照射下,人眼会产生类似于直视太阳后突然转向别处的强烈视觉效果,因而无法继续攻击性的行为。
  目前,某国警方正在对SMU 100进行野外试验,以验证这种激光致眩器能否在野外有效工作,以及致眩过程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其他影响。如能通过英国内政部的健康检查,SMU 100将开始面向各国警方销售,其单价约为39000美元。

 2011年夏季英国各地发生暴乱,导致多个地区沦为废墟。暴动发生时,常规的防暴手段对数量占绝对优势的人群来说基本无效。鉴于此,各国警方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群体控制手段,如改变战术并使用一种新的非致命武器,以替代当前使用的“泰瑟”枪和催泪瓦斯。

激光致眩武器简介
    激光致眩武器是指利用低能激光束作用于人眼,使人眩晕、暂时失明,从而失去抵抗能力,但不造成永久性损伤的一种非致命武器。与其他激光武器相比,具有非致命、非致盲、无永久伤害的特点,可以广泛用于部队、公安、监狱等执法部门执行反恐、抓捕罪犯、平息骚乱等任务。

激光致眩武器的发展历程
    关于激光致眩武器投入使用的传言早有耳闻,但见诸于官方报道,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海军参战的22型护卫舰和“利安德”级护卫舰上装备的激光眩目武器对付阿根廷攻击时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战果。据称,英舰在对付低空逼近的阿方攻击机时,用激光眩目武器照射飞行员,飞行员在强光刺激下,顿感眼花缭乱、天旋地转,以致在慌乱中坠海,激光眩目炮首次投入实战就立下了战功。英国海军研制激光眩目武器并将其装在舰船上一直处于高度保密之中,以致在马岛海战使用这种武器之前未见任何报道,因而阿飞行员对它毫无思想准备。马岛海战后,这种新式武器成为许多西方记者猎奇的对象,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认识了这种武器的庐山真面目并将其公诸于世。据分析,英国从1981年就由英皇家信号与雷达研究院和海军研究院共同研制这种激光武器,并由欧文德斯曼公司负责生产。这种武器当时被称作激光投射器,后又改称激光眩目炮和激光眩目照射器。英国皇家海军舰载激光眩目武器作为世界上首次参战的激光武器被载入激光武器的发展史册。
    1987年,前苏联用舰载激光攻击了在夏威夷北部太平洋上空执行任务的两架美军用飞机海军P-3C反潜艇飞机和空军WC-135天气监测飞机,使后者的副驾驶员眼睛失明达10分钟,事发当时,两飞机正在观察苏联洲际导弹的试验发射。
    美国研制激光致眩武器在20世纪80年代初也有重要进展。DAZER是供步兵使用的首例公开化的手持式激光致眩武器。DAZER采用翠绿宝石激光器,可在0.7~0.815μm波长范围内调谐输出,其能量峰值波长在0.755μm处。在普通工作状态下重复频率为20 Hz,每个脉冲的能量为3.5 J,即总功率为70W。在调Q状态下,激光脉冲宽度为33 ns,每个脉冲能量约0.6 mJ,于是得到高于18MW的峰值功率,其攻击能力大大增强。DAZER以镍镉电池为电源,整机重量约9 kg,外形及尺寸与冲锋枪相近,以肩垫支撑,通过肩扛发射,经望远镜瞄准后发射攻击激光束。由于其工作在近红外波段,为保证激光枪瞄准目标,必须附加一台低功率氦氖激光器或二极管激光器以产生可见参考光束,成本约5万美元。1986年,美国“魟鱼”(Stingray)系统交付美陆军试用。该系统采用近红外板条状固体激光器,脉冲能量为0.1 J,可攻击8 km处目标。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