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我国蓝宝石衬底市场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11-04-08    来源:统计整理   阅读次数:2925 分享到:

 LED外延片衬底材料是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发展的基石。不同的衬底材料,需要不同的LED外延片生长技术、芯片加工技术和器件封装技术,衬底材料决定了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路线。
  蓝宝石衬底、硅衬底、碳化硅衬底是制作LED芯片常用的三种衬底材料。我国蓝宝石衬底白光LED有很大突破,光效已达到90lm/W-100lm/W。同时,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硅衬底白光LED也已经达到90lm/W-96lm/W。
  从光效上,LED照明已经达到了替代传统光源的标准,所以,LED照明市场渗透率将迅速上升。从而可以看出,由于LED应用市场的扩增,将呈现上游芯片衬底材料的需求量急速暴长的趋势。
 我国蓝宝石衬底的研发起步较早,早期的研究和生产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主要面向国防等重大工程应用,致力于商业化衬底生产的企业并不多。随着我国LED外延生产规模的提升,特别是近2年来,蓝宝石衬底价格和市场需求快速提升,国内陆续有多个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但与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的迅猛发展相比,我国LED用蓝宝石材料生长和衬底制备产业仍存在较大的滞后。

  至2010年底,我国外延片生产商有40家左右,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虽然我国LED蓝宝石衬底的研发和产业化尝试较早,最近也有数家企业高调进入该领域,但从目前的市场销售来看,真正形成较大规模的LED用蓝宝石晶体生长及衬底片制备的企业还寥寥无几,国内LED外延企业所需的蓝宝石衬底仍然主要依赖进口。

  就相关企业来看,2010年云南蓝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能接近300万片/年,销售额4亿元,形成了自主蓝宝石晶棒生长及切、磨、抛工艺完整生产体系,使我国的LED蓝宝石衬底生产取得突破,成为国内产能规模最大的LED蓝宝石衬底生产企业。除此外,国内已经具有衬底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还有5~6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市场销售,如哈工大奥瑞德、四联集团、欧亚蓝宝光电、青岛嘉星晶电、天龙光电等相关企业相关项目正处于建设或试产期,具体产品技术水平和实际产业规模还需要得到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目前,国内无论是蓝宝石衬底企业的生产还是LED外延厂商的应用都以2英寸衬底为主。预计2011起,国内外延厂商将逐渐引入4英寸外延生产工艺和设备,对大尺寸蓝宝石衬底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加。

    2010年,背光源板块是拉动蓝宝石衬底需求的绝对力量,其中,手机、显示器、液晶电视等行业的出货量直接拉动了蓝宝石衬底的需求,随着渗透率逐渐加大,手机领域的增长趋势逐渐放缓,接下来蓝宝石衬底的大量需求将体现在液晶电视的大规模需求上,且进入12月份,《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将开始实施,这给LED液晶电视的需求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在目前的衬底技术中,蓝宝石衬底以绝对的优势占据主流地位。日亚化学、丰田合成都是运用的蓝宝石衬底技术,大型LED企业中,Cree运用的是碳化硅衬底,因为其掌握成熟的碳化硅生成技术,因此形成了其在碳化硅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对于大部分商家而言,选择具有成熟技术的蓝宝石衬底明显优于性价比较差的碳化硅技术,其中,性价比既是蓝宝石衬底得以抢占市场的原因,也是碳化硅与GaN衬底没有大规模发展的原因。

      由于大量LED厂商不断向上游进军,对MOCVD设备的需求急剧扩大,2011年仅亚太地区的设备采购量就有望突破1000台,通过传导作用,全球市场对LED蓝宝石衬底的需求将暴增,有关蓝宝石衬底的供需关系将渐渐浮出水面。

      相关数据报告显示,2010年整体背光源的晶粒需求总量占比达到48%,这就意味着对蓝宝石衬底的需求应该高达350万片。LED照明每渗透1%,将直接拉动蓝宝石衬底107万片的增长需求,如果全球达到50%的渗透率,将会形成对蓝宝石衬底5350万片的增量需求。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LED照明驱动技术现状及市场应用格局

伴随照明需求的多样化,LED照明由于其稳定高效的特点在各类使用场....

07-19

国内LED封装市场发展概况

2020年我国LED封装市场规模继续下滑。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

12-16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