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激光技术50年发展时间表
发布时间:2010-12-22    来源:   阅读次数:593 分享到:

50年前的5月16日,一名32岁的工程师Theodore Maiman搬动了加州Hughes研究实验室里的一个开关,从粉红色水晶里产生了一束光,这就是激光诞生的时刻。

之后,激光开始被用于大批量传输和存储数据、进行测量以及以次毫米级的精度切割材料。超市条形码里就用到了激光技术,1974年,一盒箭牌口香糖成为了第一个被扫描条形码的商品。其它用途还有自制导导弹、狙击枪瞄准镜、天文望远镜上的自适应组件,以及在终极清洁能源核聚变中的应用。

激光驱动了我们的CD和DVD播放器,制造出全息照片和舞台上的美丽光影,能标记、切割和焊接我们车上的组件。激光还能抚平我们脸上的皱纹,杀灭癌细胞,矫正近视。

就在我们上网读文章时,上百万激光束在光纤中传输着数十亿比特的信息。

激光与集成电路一起,成为了过去50年来最具革新性的技术。

激光技术所依据的理论,最早来自于爱因斯坦。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受激发射的理论,一个光子使得受激原子发出一个相同的光子。

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Charles Townes把受激辐射应用到了实践中,使用的是微波,称为微波受激发射放大(英文首字母缩写是maser)。Townes与同事Arthur Schawlow之后决定使用可见光代替微波,不过最后是Maiman实际实现了可见光受激发射放大,用可见光代替了微波,英文首字母缩写也从maser变成了laser,而laser就是“镭射”一词的来源。

第一束激光是由固态红宝石激光器产生的,几个月后,同样在1960年,竞争对手贝尔实验室则实现了氦氖激光。

1962年砷化镓二极管激光器出现了,这是第一个大的应用技术上的突破,其工作原理是今天小型商用激光器的支柱。 超过10项诺贝尔奖授予了激光相关研究,不仅有理论研究,也有用激光束存储和传输数据的应用研究。

今天最前端的研究是“飞秒”(femtosecond)激光,激光改变了单个原子中电子的“自旋”,能极大地提高硬盘能力。去年法国物理学家试验的飞秒激光原型机可以在10-15秒之内读取数据,理论上这可以让现代硬盘速度提升10万倍。

研究者认为,激光的潜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耗尽。

激光技术50年发展时间表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受激发射”理论,一个光子使得受激原子发出一个相同的光子。

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Charles Townes用微波实现了激光器的前身:微波受激发射放大(英文首字母缩写maser)

1957年:Townes的博士生Gordon Gould创造了“laser”这个单词,从理论上指出可以用光激发原子,产生一束相干光束,之后人们为其申请了专利,相关法律纠纷维持了近30年。

1960年:美国加州Hughes 实验室的Theodore Maiman实现了第一束激光

1961年: 激光首次在外科手术中用于杀灭视网膜肿瘤。

1962年: 发明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这是今天小型商用激光器的支柱。

1969年:激光用于遥感勘测,激光被射向阿波罗11号放在月球表面的反射器,测得的地月距离误差在几米范围内。

1971年: 激光进入艺术世界,用于舞台光影效果,以及激光全息摄像。英国籍匈牙利裔物理学家Dennis Gabor凭借对全息摄像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

1974年: 第一个超市条形码扫描器出现

1975年:  IBM投放第一台商用机光打印机

1978年: 飞利浦制造出第一台激光盘(LD)播放机,不过价格很高

1982年: 第一台紧凑碟片(CD)播放机出现,第一部CD盘是美国歌手Billy Joel在1978年的专辑52nd Street。

1983年: 里根总统发表了“星球大战”的演讲,描绘了基于太空的激光武器

1988年: 北美和欧洲间架设了第一根光纤,用光脉冲来传输数据。

1990年:激光用于制造业,包括集成电路和汽车制造

1991年: 第一次用激光治疗近视,海湾战争中第一次用激光制导导弹。

1996年: 东芝推出数字多用途光盘(DVD)播放器

2008年: 法国神经外科学家使用广导纤维激光和微创手术技术治疗了脑瘤

2010年: 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表示,通过使用192束激光来束缚核聚变的反应原料、氢的同位素氘(质量数2)和氚(质量数3),解决了核聚变的一个关键困难。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顾武汉三十年筚路蓝缕走出追光路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是老一辈拓荒者在光谷留下的创新创业史。....

07-31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陈云天教授深耕复杂介质光传输

陈云天带领计算物理光学团队围绕复杂介质光传输的光学基础理论和....

04-0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