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2009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09-09-16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阅读次数:2268 分享到:

     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1.78GW,占全球总量的26%。而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太阳能电池厂商(包括台湾省)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200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厂商市场占有率由2006年的20%提升至35%,2008年则更进一步,大幅提升至44%,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但是2008年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为40MW,占全球总安装量的比例仅为0.73%。

  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截止2008年底,我国的光伏系统安装量还停留在一个很小的阶段,国内仅有的几个光伏发电项目,包括内蒙古鄂尔多斯(205千瓦)和上海崇明岛(1MW)项目还都属于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示范性项目,也就是说国内光伏市场并没有真正大规模开启。
  但进入2009年之后,以上局面似乎有所改观。随着国家以及地方政府一系列光伏新政的颁布,国内光伏市场开启在即。2009年上半年已经悄然而过,在此期间我国光伏产业呈现出怎样的走势?还存在哪方面的问题?未来的走势又将如何?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部将为您解读!

  国内光伏政策全面启动

  “太阳能屋顶计划”:3月23日,财政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连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宣布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对太阳能建筑进行补贴,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

  “金太阳”工程:在“太阳能屋顶计划”的面纱尚未掀起的时候,5月21日,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财政部将联合科技部出台并实施“金太阳”工程。该项工程的重点内容将是以国家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计划在近2-3年的时间内,在全国建立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不同于此前专门针对太阳能一体建筑的“屋顶计划”,这次“金太阳”工程的重点将放在光伏发电项目,对于并网发电项目的初装补贴可能将达到50%,而对于离网项目,由于其所需的平衡系统提高了初装成本,补贴将相应提高到70%。

  新能源发展规划:5月12日,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再生能源金融论坛上透露,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初稿已经制定完毕,并完成了向各地发改委以及相关企业征求意见的工作,将择机出台。根据新能源振兴规划,风电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

  《规划》的中长期目标中,光伏产业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将上调至2000兆瓦,是目前目标的10倍。由于建设部和科技部的补贴政策多为“初装补贴”,在项目对于相关光伏技术的运用支持就给予补贴,而能源局的《规划》则倾向于在并网之时通过优惠的上网电价给予补贴。

  我国光伏产业吸引世界目光

  6月24日浙江温州大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牵手”沙特阿拉伯巴格山集团,巴格山将以资金入股在温州投资太阳能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3亿元。

  6月22日江苏响水县与美国新能源技术公司签订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协议书。该项目一年内建成一条生产线,年产1000吨多晶硅,三年内建成7条生产线,年产7000吨多晶硅,总投资约50亿元,六年内投资完成光伏产业基地,将发展成“多晶硅—硅锭—硅片—光伏电池—组件”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6月16日四川甘孜州政府与西班牙维拉米尔集团在西班牙正式签订协议,总投资8.2亿欧元的硅产业合作项目落户康定。

  姜谦指出,短短几天之内,多家国际企业纷纷选择投资光伏产业,这并非偶然。说明在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我国的光伏产业不仅让国内企业看到了机遇,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姜谦同时认为,以上国际企业的入主应该只是一个开端,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海外资本选择涉足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这不管是对国内光伏产业来说,还是对我国的整个能源产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国内光伏企业下半年业绩可期

  国内多数光伏企业一季度虽仍报亏,但亏损已明显收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产业的信心。但在6月份陆续获得订单,将使国内光伏企业下半年业绩更值得可期。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已与Enfinity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协议。根据协议,天合光能将在今年6月底向Enfinity 公司供应大约15兆瓦的光伏组件。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6月9日宣布与Recurrent Energy签订战略性销售协议,根据此协议,英利将向Recurrent Energy供应晶体硅光伏组件,合同期至2012年,合同量约为2兆瓦至20兆瓦。6月16日英利再次宣布已与中国移动山西分公司签订了一份离网光伏系统供应协议。英利前不久还与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从2009年下半年起英利将为华为的基地供应太阳能组件。

  中电电气(南京)光伏科技有限公司6月15日宣布已经与意大利Renergies公司签署了一份销售框架协议,中电电气将在今后的6年中向Renergies Italia供应总计53兆瓦的电池片。

  姜谦认为,一季度国内光伏企业惨淡经营的主要原因在于订单的大幅减少,而在近期,随着几大龙头企业陆续获得订单,光伏产业景气度已经有所回升。另外,随着我国的相关光伏政策逐渐起到效应,国内光伏企业下半年业绩有望一扫一季度的颓势。

  光伏行业门槛高 传统企业需慎入

  进入2009年之后,国家的一系列光伏政策相继发布,在此鼓励下一些传统企业开始纷纷进入太阳能发电领域。不但一些传统的发电企业开始进行投资,像浙江正泰这样的电气设备生产厂商也开始涉足太用能发电领域。

  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游的多晶硅产业为例,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多晶硅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在建项目多晶硅项目总数逾20个,总投资额逾700亿。在2009年4月多晶硅现货价格已跌至80美元/公斤的情况下,仍有很多大型项目陆续开工。

  面对目前光伏产业面临的过热态势,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表示,其他行业和企业进入太用能发电领域也不能盲目投入,首先,这个行业是存在技术门槛的,需要高科技的研发;其次,一些不具备资金和研发实力的企业进入容易给现有的行业标准造成破坏,使行业陷入价格战和产品质量低劣境地。另外,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专长,像电力公司擅长的是电力运转,而不是制造。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认为,要解决我国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的过热态势,除了企业进入要慎重之外,还有一点也相当关键,那就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鼓励和引导要恰当。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基地,因此国内光伏产业目前最重要的课题,并不在于继续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持续扩充产能,抢占市场份额。地方政府的政策重点应放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层面的投入,进而突破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内企业日后在世界市场上拥有话语权。

  多晶硅厂商“弱势”成光伏产业隐患

  2009年国际多晶硅远期合同加权平均价格比2008年下跌30%至107美元/公斤,现货价格则在2009年5月已跌至60美元/公斤以下。而国内的多晶硅成本普遍在每公斤50美元至70美元,个别没有闭环式生产的公司,成本高达每公斤100美元。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多晶硅企业的利润已经相当微薄,甚至出现亏损经营的状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巨头如日本德山、美国Hemlock挪威REC等七大厂商生产成本最低可以控制在15美元-20美元。

  姜谦同时表示,伴随着近期近期我国一系列新能源政策的陆续出台,国内光伏市场开启在即。但是看看目前国内多晶硅产业的现状,这或许将成为国内光伏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隐患。

  7月中旬有消息传出,四川省一些多晶硅企业已经出现间歇性停产。四川省经委机械冶金建材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正在就硅材料暴跌的情况向省政府起草文件,提请采取措施“救市”。

  以上数据虽然只是四川省多晶硅产业的现状反映,但作为全国多晶硅生产大省,四川多晶硅产业目前的现状应该是国内多晶硅产业的一个缩影。盲目扩张导致的产能严重过剩的后遗症已经逐渐显现,部分多晶硅企业间歇性停产或许只是新一轮风暴的开始。而这一轮风暴就是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大洗牌。

  姜谦认为,一个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前提必须是涉及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相关行业同步发展。而这种发展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产能获得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掌握核心技术前提下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如果说先前的终端市场集中在海外是国内多晶硅产业的最大瓶颈的话,那么后金融危机时代,内需市场逐步开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却将面临因成本高企而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尴尬。若国内多晶硅厂商不尽快在技术领域寻求突破,那么,未来受影响的将不止单个多晶硅企业的利益,整个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或许都会受到国际多晶硅大厂的牵制。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16年度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我国光伏产能也有不同程度扩张,但在区域上主要集中在海外,在产....

06-30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