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东莞兴建OLED生产线年底有望落成投产
发布时间:2009-07-07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846 分享到:

    国内第一条自主开发的OLED量产生产线年底有望在东莞落成投产,届时日产量将达到150万片。东莞有机发光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伟明在日前科技馆举行的“有机发光显示(OLED)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论坛上透露。 据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晓宏博士介绍,OLED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预计2012年OLED出货量则可达2007年3倍——2.27亿片的规模。

  赵伟明介绍,目前东莞将装备一条生产线,日产量大约是150万片OLED晶片,而一旦形成规模,将带动半导体、光电、显示器面板等相关产业,形成一条产业链。而这一生产线的建成,将使OLED关键材料及器件方面实现国产化。

   这条自主开发的OLED生产线,是由宏威数码联合东莞彩显有机发光科技有限公司及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组建的东莞有机发光显示(OLED)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成功的,在OLED产业链工艺、设备、材料的光刻、成膜、封装、检测等环节,均具有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同时得到省市三亿元专项财政支持。

    生产线投产后将生产OLED各种显示屏,用于手机、数码相机、掌上电视和便携式电视及笔记本电脑的OLED显示屏。

实现OLED关键器件国产化

    东莞有机发光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伟明表示,该OLED生产线的建成,使OLED关键材料及器件方面实现国产。对东莞而言,OLED生产线的落成,将带动东莞面板技术、装备业的发展,东莞在全国OLED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OLED产业发展,承载了东莞产业转移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希望。早在2007年9月,市政府正式发文,以OLED作为突破口,推动东莞甚至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确立东莞乃至广东在下一代显示器产业发展中的领先地位。

    宏威数码在OLED生产设备自主研发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在国内处于领军地位。而东莞彩显拥有一条OLED的生产线和一整套完备的分析测试设备,还开发出了用于手机、汽车电子的OLED显示模组,这在国内还是领先。

东莞OLED面临竞争压力

    目前,深圳中华映管的液晶模组项目已全面量产,总投资81亿元的彩虹(佛山)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项目于5月在佛山动工建设。四川长虹、深圳先科等厂商都开始从事小尺寸OLED屏幕的研发制造。更大的压力是,索尼已经在日本市场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OLED电视。另一跨国巨头三星也在研发OLED电视。东莞OLED产业面临着前有标杆后有追兵的状况,出路在哪?

    赵伟明表示,在技术创新重点的成膜工艺、材料和设备上,东莞的企业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研究院将以核心设备制造能力和成熟的工艺水平带动OLED产业的全面发展,联合开发OLED手机屏商用的工艺、材料和设备。同时,主持或主导OLED显示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参与其它显示技术和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制订。

OLED知识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具备轻薄、省电等特性。从2003年开始,这种显示设备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应用到同属数码类产品的DC与手机,而索尼在2007年更是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OLED电视。

    OLED优点:厚度薄,重量轻;色彩范围宽,没有可视角度的问题;响应时间快;低温下特性好;发光效率高,能耗低;平面柔性发光。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