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总投资约12亿元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正式竣工开放
发布时间:2009-04-30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531 分享到:

     29日,总投资约12亿元的我国迄今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竣工并面向国内外用户开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竣工典礼,并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共同启动竣工装置。

  如果说医院X光为人体骨骼和血管“拍照”,那么“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以下简称“上海光源”)发出的超强X光将对微观世界的认知带来一场“成像革命”——它将利用比普通X光机亮上亿倍、强百万倍的同步辐射光对物质进行微观“成像”,为许多前沿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种最先进且不可替代的工具。

  “若把19世纪末伦琴发现的X光看成是一支蜡烛,那么同步辐射光就是光芒万丈的太阳,足以照亮整个微观世界。”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工程经理部总经理、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徐洪杰说。

  科学研究早已发现,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作曲线运动改变运动方向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也就是同步辐射光源,能为人类开展尖端科研提供巨大便利。从上世纪70年代起,全球建成和在建的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已有60余座。在我国,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是“北京光源”,第二代光源是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第三代光源就是“上海光源”。

  在国际上已经建成的20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中,“上海光源”的能量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日本、美国、欧洲的有关设施。它还将与我国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印度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一起,形成堪与美欧媲美的亚洲光源群。

  与第二代合肥同步辐射光源相比,第三代“上海光源”其电子束发射度约4纳米弧度,二者相差近40倍,其得到的光亮度相差约1600倍(约三个量级)。“上海光源”拥有的高强度、高亮度、高稳定性等特性,可用以从事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学、药学等多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以及微电子、石油、医疗诊断等高技术的开发应用的实验研究。

  “上海光源”实验部主任何建华说,仅以生命科学为例,生命科学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科学已成为各发达国家竞相抢占的制高点。而以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为主要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研究80%以上的工作需要在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进行。

  开放共享是大科学装置的显著特点。“上海光源”具有建设60多条光束线的能力,届时可以同时向上百个实验站提供从红外光到硬X射线的各种同步辐射光,给用户的供光机时将超过5000小时/年。目前,首批7条光束线与实验站全部完成安装和调试,所有60多条光束线计划在未来15年内完成安装调试。

  截至目前“上海光源”已收到全国78所大学的301份使用申请,共计2868个机时段23000个小时。“如此大规模的申请,恐怕将‘上海光源’明年的机时量排进去都不够。”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理研究所办公室主任贺战军说,为了保障“上海光源”的有效利用,目前7条光束线各建立起8至10人的专家评审组,得到评审组评审通过的用户可得以在“上海光源”免费进行科研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冼鼎昌说,“上海光源”将为提升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而且这种特有的大平台科研氛围,将为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提供天然的优良条件。

  “上海光源”2004年12月25日破土开工,由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向国家申请建造,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承建。

    据了解,上海光源好比一台多用户的超级显微镜,它的一大用途就是可以“照出”病毒结构,帮助科学家弄清病毒的致病机理和过程。

  据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建华介绍,这条光束线可用来测定高分辨生物大分子的晶体结构,通俗来说,蛋白质结成晶体之后,通过光衍射,就被“照出”了空间结构。 “例如猪流感病毒的晶体就能在此得到分析,一般只需花上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得到一种蛋白质的晶体结构。 ”何建华解释说,研究病毒以及病毒与人体内发生作用的生物分子结构,对于弄清病毒的致病机理与过程至关重要,还可大大加快新药物的研制进程。
    抗禽流感药物准备在此研制,猪流感病毒可在此得到分析……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科学装置和科学平台——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简称“上海光源”)正式竣工,这是大陆首台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