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中华映管借壳SST闽东A股上市
发布时间:2009-02-03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375 分享到:

   停牌长达2年多的SST闽东(000536,SZ)终于公布了股改方案。与之前外界传言一样,全球第六大液晶面板厂商——台湾中华映管(2475,TW)如愿借壳。华映在大陆的4家从事液晶模组组装业务的(LCM)大陆子公司将各置入75%股权至SST闽东,SST闽东的主业将由电机转为液晶模组制造。

首例台资借壳的样本

SST闽东本次重组具备标杆意义,若最终得以实施,SST闽东将成为第一只被台资企业成功借壳的A股。按照重组预案,SST闽东将把全部资产出售给当前控股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信息集团”),并由信息集团承担公司全部负债 (含或有负债),同时信息集团负责安置员工。

随后,公司将以4.36元/股的价格,向ChunghwaPictureTubes(Bermuda)LTD.(下称:“华映百慕大 ”)、Chunghwa Picture TubesLTD.(下称:“华映纳闽”)和福日电子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65亿股股份,以购买华映百慕大、华映纳闽合计持有的四家在大陆的LCM公司各75%的股权,以及福日电子拥有的206基地资产。拟购买资产的预估值合计为27.59亿元。

隐藏在华映百慕大和华映纳闽背后的,正是名声显赫的液晶面板大厂中华映管。华映是台湾地区第三大液晶面板厂商,仅次于友达(2409,TW)和奇美电(3009,TW)。资料显示,华映百慕大是华映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另一重组方华映纳闽的控股股东,持有华映纳闽58.97%股权;而华映纳闽剩余41.03%股权,则由中华映管持有。

在长期关注台北股市的人士看来,此次SST闽东重组具备“划时代的意义”。这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随着两岸交流开放程度的加深,台商在大陆融资的意愿越来越强烈。“SST闽东重组方案若能批准,将提供示范性样本。”该人士称。

华映上次进入A股投资者视线,还是在3年前。2005年前后,围绕当时的厦华电子,华映、格林柯尔、索尼、明基、三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开了激烈的股权争夺。最终,华映成为*ST厦华(600870,收盘价1.69元)实际控制人。本次拟置入股权至SST闽东的华映视讯,目前也是*ST厦华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

无惧寒冬 不达目标现金来补

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消费电子业,SST闽东本次拟置入的液晶面板产业更是遭受下游需求萎缩和价格剧烈下跌的双重打击。在此情况下,华映入主,能否给SST闽东带来转机?

公告显示,拟置入的资产包括福建华显、深圳华显、华冠光电和华映视讯各75%的股权。这4家公司均从事液晶模组组装业务,是华映在大陆的代工工厂。在产业链中,液晶模组是介于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器之间,面板生产商为其上游。

尽管目前行业寒风刺骨,本次华映依然显得信心十足。华映百慕大和华映纳闽承诺,2010年、2011年实现的净利润(合并数)均不低于3.46亿。若无法达到设定目标,华映百慕大将以现金补足。

注入的主要是液晶资产

据了解,被注入SST闽东的业务包括,华映百慕大所持有的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华显)75%的股份、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显)75%的股份、福建华冠光电有限公司 (华冠光电)75%的股份、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华映视讯)67.19%的股份,另外还有华映纳闽所持有的华映视讯7.81%的股份以及福日电子(600203.SH)的“福日206基地”部分资产。

重组公告显示,这些资产的预估值为27.6亿元左右,SST闽东将通过向华映百慕大、华映纳闽和福日电子以每股4.36元定向增发不超过5.65亿股的形式把资产装进来。

自1998年开始,主攻机电业务的SST闽东的业绩一直徘徊在亏损线以下,2006年12月底,公司以股改为由开始了长达2年多的停牌。因错过了始于2006年年底的牛市,一些投资者甚至组织集体起诉SST闽东的长年停牌。

关于这只股票的各路传闻颇多,其中就有华映光电(中华映管在大陆的第一家子公司)借壳一事。

业内有人士认为,华映与福建方面合作密切,获得了当地政经界信任。目前两岸经贸交流热潮,更是为华映再上A股创造了难得的环境。

中华映管在此次重组中不仅拿到宝贵的壳资源,且借机将内地的大尺寸液晶模组业务进行初步整合。由于液晶显示已成为业内发展前景看好的业务,中华映管自然会格外关照内地该项业务的发展。

华映在内地整合?

据公开资料可查,在全球液晶显示器行业中,中华映管排名第六,仅次于LG-飞利浦、三星、夏普、奇美、友达光电。

重组方案显示,SST闽东的原电机等资产将尽数出售给公司大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信息集团),并由后者承担公司全部负债和人员安置,而净壳将会被注入中华映管在大陆所有大尺寸液晶显示模组业务。

这是中华映管在大陆的战略似乎也显现。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TFT-LCD近几年内将持续处于上升周期,并成为消费电子产品主导产业。在平板电视最大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后,全球液晶巨头开始重视在中国的区域布局,正逐步扩大在华南的生产规模。

目前,几大国际巨头在中国战略布局基本完成:LG-飞利浦占据广州南京,友达光电在苏州厦门、奇美是宁波佛山、中华映管则拥有苏州、福建、深圳3个生产基地。

随着奇美佛山基地、LG-飞利浦广州基地陆续投产,中华映管在原有苏州、福建、深圳3个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资,并且一直谋求资本市场的突破。

这一次参与SST闽东,中华映管带来了机会,通过旗下4家企业参与SST闽东增发,中华映管几乎将布局在大陆的所有资产注入。

中华映管目前在大陆投资的企业包括华映光电、福建华显、深圳华显、厦门华显、华冠光电和华映视讯。从目前的业务看,华映光电主攻小尺寸液晶模组,运用于移动终端和DC等产品。而后五家的业务中心则在于大尺寸液晶模组,运用于笔记本电脑、监视器等。

刘万里说,之所以选中大尺寸液晶业务,“从历史数据来看,他们的盈利能力是不错的。”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根据中华映管提供的材料,装入上市公司的大尺寸液晶模组业务2008年总的净利润仍达到3.64亿元。

“对于中华映管这样国际上第二梯队的面板公司而言,继续整合内地业务有必要。”国信证券家电行业分析师王念春说。

事实上,据有媒体报道,华映在内地的五家大尺寸液晶模组公司中,唯一未装进上市公司的厦门华显已提前解散,目前正在办理工商注销手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装入75%股份的华映视讯,正是*ST厦华的大股东,中华映管首登A股的先锋。市场分析,华映再次拿下A股壳资源,是因为厦华已经没了以前的预期融资能力。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